•  
  •  
  •  

调查研究

抢抓新发展先行区优势推动智能建造业转型升级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1-16 15:45:02



抢抓新发展先行区优势推动智能建造业转型升级

——我省发展智能建造比较优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中建三局城投公司投发部  邓媛媛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建造产业基地”。为喜迎二十大召开,推动我省加快建设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对智能建造业比较优势分析及发展建议如下:

一、我省具有的比较优势

一是科研人才优势。我省拥有本科高校68所,位居全国第三、中部第一;武汉市辖区内的高校有83所,数量排名全国第二;从质量来看,我省拥有211大学7所、985大学2所、部属高校7所,分别占全国的6.2%、5.1%和9.3%;此外,还有中科院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实验室、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实验室等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华中科技大学智能互联网技术实验室等14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对于支撑建筑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都提供了较好的人才支撑。

二是交通区位优势。根据相关公开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我省累计已通车高速公路7378公里,日均通行量183万辆、年均通行量8100万台次,位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截至十三五末,我省铁路总里程约52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600公里,最快可半日内抵达北上广深渝等国内重点城市,运营里程居全国前十;全省航道里程9067公里,可通航里程8667公里,有生产性港口泊位828个,港口吞吐量3.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9万标箱,居全国第五。预计至十四五末,可全面实现“1、2、3小时”高铁出行圈,5小时以内通达全国68%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作为九省通衢之乡,数年来累积的交通枢纽建造优势,以及截至2022年7月末,在建的3.33亿平方米商品房项目,丰富的底层资产和传统建造经验,都可为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详实的分析样本和发展空间。

三是项目转化优势。依托中建三局、湖北交投等国资央企,我省已在智能建造转型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并探索除了初步的可行性实践路径,提出了智能建造 “1+3+7+N”的总体解决方案,即构建1个全局统一的智能建造一体化平台,实现自主研发、联合研发、生态合作3种建设运营模式,开展集成设计、智能指挥、智慧管理、智能装备、建造工艺、智能运维7个管理系统的研究升级,推动N个集成管理要素和生产要素的可拓展、可升级场景化应用,并搭建了以BIM正向设计为理念的BIM技术应用、以工程指挥中心为核心的智慧工地体系、以云筑网和“三局严选”商城为基础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以空中造楼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以中建光谷之星等项目为载体的智慧运维体系。此外,通过光栅传感器、智慧灯杆、智慧基站、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图文式情报板等设置,建成了我省首条智慧高速鄂州花湖机场高速公路,实现了花湖机场货运集散“硬支撑”和孪生高速智能化运营管控,对智能建造转型从理论向实践落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智能建造转型的相对劣势

一是科技转化速度与业务发展需求不匹配。据相关报道,2014 年,谷歌研发的第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原型“萤火虫”(Firefly)正式上路且测试成功;近日,特斯拉表示计划将在其Optimus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于工厂中。从国内来看,碧桂园智柏林机器人研发工作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其中绝大多数机器人可同时适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智能时代已不可避免的到来,智能建造已是解决超龄农民工强制退役导致的基层员工缺失、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但是,受国际间技术封锁和行业中专利壁垒的影响,实现我省建造也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能仍需靠自我研发摸索,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周期。

二是财政支出需求与经济承载能力不匹配。截至6月末,我省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5万亿,同比增长4.5%;其中二季度GDP实现1.37亿元,增长2.7%。虽然较部分中大型城市而言,实现了韧性增长,但是主要归因于2020年疫情影响后的触底反弹。受国际环境和国内防疫需求影响,经济持续增长依然承压,实际财政收入来源仍不宽裕,按照十四五规划中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的比值,用于科技研发的经费绝对值依然非常有限,较智能化转型需要的资金支持仍不完全匹配,亟需大胆探索、小心求证,不断突破国际封锁和限制,以更高水平、更大力度、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科技革命成果,拉动智慧产业等大宗产品在国际贸易定价权,赋能产业、区域和城市进步,推动货币资金融通、经济韧性增长和国民经济正向循环。

三是人才培养力度与科技发展速度不匹配。目前,我省在信息技术研发、尖端光纤制造、智慧城市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所谓“事在人为”,强大的科研成果优势转化为应用型工作场景,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型高科技人才,还需要将我省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应用型产业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畅通产学研的一体化体系,以更高标准、更快速度建立和完善智慧应用产业链体系,依托打造标杆项目,赋能智慧城市建设,形成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的高科技队伍和新型产业化集群,需要大量的不仅懂技术而且会应用的产业化人才。

三、智能建造转型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畅通产学研转化体系。目前,我省已发布了《智能建造技术手册》,明确了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品质建造科技创新融合试点项目清单,对BIM应用、智能装备、智慧平台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将阶段性科技成果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建成可推广至全国的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典型项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总结。建议可以依托光谷科学城、孝感奥体中心等试点项目,加快BIM设计等成果运用,进一步提升项目成本管控和建造实施效率;依托中建光谷科技产业园、中建大兴之星等试点项目,打造智慧园区运营样板,探索更高效的产业人口管理和服务衔接能力;依托新开发项目,优化住宅产品使用功能和光纤网络信息化迭代升级,完善生活、康养等社区配套,衔接居民需求,盘活人口数据,打造智慧社区;依托公铁隧建设,探索并提升“物联网”接驳效益,以“信息流”链接人流物流,拓展自动驾驶应用场景配套需求的车城融合应用平台,搭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孪生城市,提高建造、运营、社会服务等各阶段管理效率,以点带面,实现智能化模式总结和品牌效益,最终实现产品输出和产业链竞争优势。

二是进一步加强税源涵养活化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只有建立在蓬勃发展的经济之上,才能有安定祥和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孕育出璀璨的文化文明。建议进一步加大社会资本引进力度,强化国资央企在智能建造创新研发和应用过程中的带动引领和托底作用,打造标杆项目,形成对标国际化的应用标准和操作指南;加强民营经济在智能化细分产业链上的补充作用,培育高精特新小微制造业企业,完善智能化产业链集群,力争在省内特别是部分有地缘优势的城市群中实现功能互补、有效协同的规模化龙头型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光谷科创大走廊等建设,出台配套“双循环”促进政策,发挥人才优势,打造国际化人才产学研用转化先行区;依托“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以智慧建造产业推动构建国民经济双循环,丰富税收来源,反哺科研进步,实现科技成果和产业发展双向赋能。

三是进一步加大智能化人才培养。首先,进一步加强现有产业工人培训,推动BIM等新型设计软件应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搭建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城市应用场景;其次,提高装配式建筑覆盖率,提高数控产业工人比重,逐步形成“机器代人”应用场景,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建造端转型升级;加强建筑机器人和智能控制造楼机等一体化施工设备在材料配送、钢筋加工、喷涂、铺贴地砖、安装隔墙板、高空焊接等现场施工环节的应用,完善产业管理链条,促进老员工知识结构转型升级;再次,建议依托我省科教优势,进一步加大与强化云计算、物联网等各方面的人才培养,实现具有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输出,推动智慧产业进步;最后,依托智慧建造产业赋能城市建设的推广应用,打造智运营管理片区,积累城市“大数据”管理经验,树立智慧城市管理样板,在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至上,打造外向型经济,实现智能产业和城市运营管理经验双输出,提升城市运营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