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行业动态

武汉长江航运中心项目施工纪实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7-02-14 15:18:18

 

    本网讯(通讯员 张颖 彭中强 曾婷婷)总投资23.5亿元,总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4万平方米,土方开挖总工程量66万立方米,基坑开挖最深达24.9米,距离长江最近处仅50米,主楼建筑高度330米……这些数据构成了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全国离长江最近的深基坑、超高层建筑、湖北省内最大的环撑工程的大体轮廓。

    “长航项目将是长江中游最现代化、最国际化和服务功能最完备的港务综合枢纽体,作为中国建筑业的‘排头兵’,我们中建人要最安全、最高效和品质最优地建成它。” 2014年,中建三局二公司集结精兵强将进场,项目经理高志林与班子成员讨论后,自我加压,确立了获得国优奖、绿色施工LEED金奖和举办省级以上观摩会等目标。

    此后,项目团队逐一攻克安全风险高、场地很狭窄、交通制约大等重重挑战,创造我国同类深基坑施工先河,填补多项技术和施工空白,于2016年12月28日胜利实现地下室结构封顶。

创新的威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项目坚持创新引领,用先进技术保障施工的每一步都走得安全稳健。

    项目在湖北地区首次引入TRD止水技术:在基坑外围,将带切割链条和刀头的预制钢切割箱,竖向插入到地下预定深度,然后绕基坑横向运动切割成槽,同时向槽内注入水泥浆,使其与原状土体充分混合、搅拌凝固,最终形成一圈宽800米、深57米的等厚度连续墙。

    实践证明,该技术不用清槽、施工更快,而且成墙连续、表面平整、厚度一致、均匀性好,一举解决了以往沿江沿湖工程基层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墙接缝处渗水、墙身夹泥透水、超深墙下部“开叉”漏水等问题,将工程深基坑施工存在的地下承压水含量极高、汛期和暴雨影响等安全隐患消于无形。项目技术经理柯燃说,“按传统工艺,项目需在基坑内设置80多口降水井,由于使用了TRD技术,实际只设置了19口,减少施工量不说,光抽水耗电每月都要节省十几万元。”

    基坑四道混凝土内支撑覆盖面积大、立柱桩密度高,很多区域大型机械难施展,小型机械效率低;项目位于汉口江滩附近的繁华城区,只能在晚上10点到凌晨4点出土;基坑距周边建筑、市政道路最窄处只有1米,几乎是“零场地”……

    对困难统筹论证后,项目采用了在国内房建领域极少运用的水力冲挖技术,通过小巧便捷的高压水枪切割、粉碎土体,使之湿化、崩解成泥浆,再将泥浆用泵、管吸到停泊在几十米外长江岸边的船上,沉淀透析后走水路外运,实现弥补机械不足、减少劳动强度、加快开挖进度、破解场地制约、昼夜连续出土的“一举多得”,节省工期20余天,降低成本200多万元。

挖潜的功力

    “‘汉马’停工的通知一定要保存好,作为索赔依据。”

    “主楼和几栋附楼进入主体结构施工的时间不一样,请商务、工程等部门协同策划,本月底拿出铝模投入的最优方案,要既满足施工需求,又用量最少,最好确保结构完工时、每一块铝模的周转都达到100余次的极限。”

    在长航项目,每周一次的商务策划碰头会雷打不动。也正是这一次次智慧的碰撞,让项目不断挖潜,化解了工期和成本的双重巨大风险。

    曾经,工程的实际进度相比计划进度已滞后125天,按合同要求,每滞后一天罚款10万元,上不封顶。还好项目在过程中就不分巨细地搜集了几千页材料,作为索赔依据,为项目与业之间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保证。2016年1月,项目又针对原合同中15万平方米的4层地下室只给5个月工期的不合理条款,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后给出专业意见,使业主同意延后工期。目前,项目共完成工期索赔和延后400余天。

    “还有这栋楼,帮我们省了4000多万。”指着项目员工和工人共同的宿舍楼,高志林自豪地介绍。怎么省下来的?项目商务经理邹芳里里外外两笔账算得很仔细:“外”是外租房,由于项目“零场地”,办公区板房都几乎没处安,住宿只能到外面,最多时项目有1500多建设者啊,这里又是市中心,全过程算下来得花3000多万元;“里”则是项目对业主晓之以情、示之以合同“提供场地”的条款,让业主答应投入700多万元,在项目旁边建了一栋6层砖房住宿楼。“这不才3700多万吗?”“大家住着比板房舒服多的公寓,创造的价值远不止300万,你说是不是?”

    此外,项目还利用BIM技术进行总平面动态调整,确保设备、堆场等布置始终最优,将业主合同与分包合同条款逐一对比,确保压力传递、杜绝亏损……正是这一系列精细化措施,让项目捡得了“芝麻”、又不丢“西瓜”。

团队的合力

    2016年12月24日,长航项目管理团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平安夜。办公区灯火通明,施工现场人声鼎沸,大家正在为地下室结构在新年元旦前如期全面封顶做最后冲刺。现场工长王丙何在朋友圈里写到,“焊花是焰火,机械轰鸣是动人交响,几十位兄弟姐妹们一起过这个节,我还是第一次,夜宵的饺子也比牛排西餐香多了。”

    “像王丙何一样,我们团队每个人都是好样的。”项目党支部副书记王正凤继续列举:三个月没休1天、半年没回家回去只待了2天的孙学涛,春节主动留守值班、把探亲机会让给离家更远同事的徐树凯……

    难怪,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军,会让中建三局二公司领导盛赞为敢于挑战、善于攻坚、勇于担责;也是这支团队,到工程施工尚未过半之适,就已输送出近10名中层干部,包括2名项目经理。

    长航团队锻造到底有什么秘诀?全在“三有三强”:通过技能比武、青年职工每天进班组学习1小时等方式,让项目有比学赶超的氛围,帮助员工强能力;通过文化宣贯、“两学一做”教育、积极参与抗洪抢险、组建志愿者每周到项目旁边的武汉科技馆服务等方式,让项目有争先奉献的担当,帮助员工强心力;通过高标准硬件投入、多样化文体活动、常态化谈心慰问、为困病职工捐款等方式,让项目有亲如一家的团结,帮助员工强动力。

    能力加心力加动力就是磅礴的团队合力。目前,项目团队已荣膺中建三局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优秀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中建三局青年文明号(团支部)等系列荣誉,收获了中建总公司工法、湖北省工法、国家专利、公司科技进步奖、全国BIM大赛三等奖、技术创效银奖等众多奖项,正满怀信心和激情,向着下一个里程碑节点——完成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扬帆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