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连载丨钢抱箍法及Revit软件在桥梁拆除施工中的应用(1)
来源:admin 浏览量:45 发布时间:2024-12-19 15:27:43
由于桥梁自身结构的多样性及其所处环境的差异,导致桥梁的拆除工艺复杂多样。同时,桥梁的水上拆除、后期桥梁重建、桥梁附属管线和邻近管线的改迁、下穿结构物或邻近结构物等都会导致拆除设备站位困难。考虑老桥建造年代久远,早期设计、施工工艺不成熟等均会导致桥梁形成内在缺陷,桥梁拆除对施工要点把控及施工工艺的选择尤为重要。
1 项目概况
王村东共渠桥为浚县普通公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修建于1992年,桥面全宽6 m,净宽4 m,正交90°,全长88 m,上部结构为多片式预制板,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桥墩均为简易支座。桥梁拆除遵循安全第一、施工有序、从上至下、平衡对称、化整为零的原则,施工主要包括拆除重做全桥混凝土铺装、拆除重建全桥防撞护栏、拆除更换全桥预制板及纵向承重梁、拆除重建盖梁、保留墩柱及其下部结构。
施工工艺流程:填筑施工便道→机械配合人工拆除桥梁附属及桥面铺装→吊运拆除全桥预制板及纵向承重梁后→安装抱箍→钢托座上搭设工字钢支撑工作平台→人工持风镐拆除全桥盖梁→重建盖梁及上部结构。
2 拆除施工及措施
考虑桥梁拆除施工作业的危险性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采用Revit软件建模指导施工,通过Revit软件1∶1还原桥梁结构,之后结合模型对桥梁拆除合理性进行论证。平台搭设、抱箍安装位置及工字钢平台搭设等细部结构进行建模拟合,确保排布合理。
2.1 施工便道填筑
项目计划在王村东桥南侧两岸临时进行施工便道填筑,分别回填出10 m宽的施工便道,东西两岸水上各填筑3跨,其中水下各回填2跨块石;水上回填1 m厚的块石和1 m厚的碎石并压实处理,两侧便道迎水面各放置砂袋来截水。便道回填高度距离水面不低于2 m,两侧进行放坡处理,保障便道安全性,方便后期桥梁拆除及吊装。
施工过程为保障起重机上、下安全,需要在南岸进行顺坡处理,用碎石填出宽度5 m,长度30 m的起重机上下通道,如图1所示。

(a)

(b)

(c)
图1 桥梁回填示意
(a)桥梁东岸;(b)桥梁西岸;(c)一侧施工便道
2.2 桥面附属及桥面铺装拆除
桥面附属结构主要包括两侧防撞护栏、泄水孔、人行道、混凝土桥面等。
2.2.1 防撞护栏拆除
防撞护栏位于桥面边缘,桥下无通航,可在桥面采用破碎锤直接破碎。在桥面拆除护栏应由桥梁一端向另一端逐跨进行。拆除过程中注意保护桥梁整体稳定性,应缓慢施力,遇到钢筋连接时可用氧气乙炔进行切割。拆除后的废弃物用装载机及时外运。
2.2.2 桥上其他附属设施拆除
对于桥面上部的泄水孔,人行道用人工配合风镐拆除并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清理。
2.2.3 混凝土面层拆除
区别于传统的桥梁拆除方案,由于施工桥梁横跨共产主义渠支流,全年过水,无法采取从两侧桥台向跨中进行拆除的施工工艺,本项目混凝土面层拆除采取由桥梁一端向另一端逐跨进行。上部铺装层机械进行破碎拆除,清除后的废料应运送至就近弃土场,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2.3 桥梁上部结构拆除
桥梁上部结构为多片式预制板+纵向承重梁形式。
2.3.1 预制板拆除
桥梁预制板结构尺寸为6 m长,0.75 m宽,0.1 m厚,整体结构较轻,横桥向平行布置于纵向承重梁上,每跨共计10片。
对于预制板的拆除,将桥面铺装层破碎并清理干净,使下层预制桥板外露后,使用挖机起出中梁板,再将板梁依次使用装载机外运至弃土场。
为保障安全,预制板拆除采取逐跨拆除的方式,纵向逐步推进。桥梁每跨作为一个拆除区间段,同时装载机采取少装勤运的方式,避免荷载过大,对桥面产生影响。拆除过程中使用切割机对梁板之间的连接进行切割,遇到钢筋连接时可利用氧气乙炔进行切割。
2.3.2 纵向承重梁拆除吊装
在一跨10块预制板拆除吊装完成后,进行纵向承重梁的拆除吊装,起重机站在施工便道上,在纵向承重梁两头绑扎吊绳,使用起重机吊运至装载机,拉运至附近弃土场。承重梁吊装站位如图2所示。

图2 承重梁吊装站位示意
2.4 抱箍及施工操作平台搭设
2.4.1 抱箍的安装与固定
根据桥梁构件反算出抱箍的安装高度,并在墩柱上做好相应标记(图3)。

图3 抱箍安装位置示意
为提高墩柱与抱箍间的摩擦力,安装抱箍前,用土工织物对预安装墩柱位置进行包裹,同时土工织物应贯通整个抱箍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