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武汉建协基建委委员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调 研 报 告 武汉建筑业协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委员会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4-11-25 11:57:06
为了解委员单位2024年基本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促进协会与会员以及会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探索行业发展方向和途径,为政府主管及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相关依据,便于协会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武汉建协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委员会于7月15日至8月15日间组织开展了委员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委员单位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向22家委员单位以书面形式发送了调研通知,收到回复22家,对不明晰的问题和数据一一进行了电话核实。其中有3家委员单位系母子公司关系,有关统计数据以母公司上报为准,子公司反映的其它意见和建议正常收集。
从所有制看,22个委员单位涉及国有企业19家(其中:中央企业13家,省属企业2家,市属企业1家,区属企业3家),民营企业3家。
从主营业务来看,主要以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工程咨询、质量检测、装备制造、机械租赁为主,有的委员单位还涉足房地产开发、投融资、水利、环保、新能源、新基建、交安养护等业务。总体来看,中央企业经营范围广泛,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呈现出一业为主、多元并举的格局。也有一些委员单位主营业务非常单一,纯粹以房地产为主,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从企业资质来看,共有特级(含甲级设计单位)资质企业13家,一级企业9家。施工企业中,拥有“四特”资质企业3家,拥有“三特”资质企业2家,拥有“双特”资质企业4家,拥有“一特”资质企业3家,资质结构呈金字塔形,逐步形成工程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同步发展的格局。
从企业职工人数来看,委员单位职工总数达71442人,综合考虑,带动的社会就业人数高达数十万人,为解决就业民生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委员单位在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达1900个左右,投资规模宏大。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行业分布来看,央企和省、市、区属国企主要承担传统的铁路、公路、市政、地铁、房建等行业的施工任务,部分企业向水利水电、风电、水务环保、城市管廊、园林绿化等行业延伸;部分民企也在向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迈进,开始着手房建以外行业市场开拓。在建基础设施项目具体行业分布:
市政项目972个;
公路项目339个;
铁路项目162个;
供水排水项目160个;
能源项目142个;
水运项目65个;
园林绿化项目42个;
卫生设施项目8个;通信项目6个;
航空项目4个。
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区分布来看,总体呈现出扎根湖北、辐射全国、迈向海外的态势。
在建基础设施项目分布如下:
华中地区953个;
华东地区284个;
华南地区211个;
西南地区156个;
西北地区118个;
华北地区101个;
东北地区67个。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除传统根据地外,正逐步在西南、西北、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开疆辟土。
从近两年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投资项目来看,除了通过传统的招投标程序进入市场外,各委员单位还积极运作BT、BOT、PPP、EPC和特许经营等项目,形成了投资、设计、施工、运营、维养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培养了一批全产业链人才,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具体分布为:
BT项目19个(878亿元);
BOT项目10个(482亿元);
PPP项目15个(293亿元);
EPC项目31个(656亿元)。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融资模式和工程总承包模式正在快速的发生变化,各委员单位也在积极溶入这些新的模式。需要指出的是,国家为了规范PPP项目的实施,防范财政风险,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益,2023年2月全国范围内开展对PPP项目进行清理核查,2023年12月13日,财政部发文对PPP模式进行调整和重新规范,PPP模式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并随着新机制的推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望在基础设施领域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近两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来看,2023年22家委员单位新签合同额和营业收入分别达到7714亿元、4081亿元,2024年上半年22家委员单位新签合同额和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743亿元、2053亿元,而湖北省这两年建筑业总产值分别为21400亿元、9350亿元,由此可见22家委员单位在湖北省建筑业领域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当然相比前几年,占比有所下降。同时,委员单位之间发展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头部企业仍然一枝独大,有的委员单位因种种原因新签合同额和营业收入出现了下降趋势,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委员单位近两年来生产经营指标(单位:亿元)
2023年新签合同额 | 7714 | 其中基础设施合同额 | 3991 |
2023年营业收入 | 4081 | 其中基础设施营业收入 | 2112 |
2024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 | 2743 | 其中基础设施合同额 | 1563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 2053 | 其中基础设施营业收入 | 1059 |
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
近两年来,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增速相比前几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高位增长。预计“十四五”后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或将保持在5%以上。从基础设施投资方向来看,交通、水利、能源、市政是主要发力领域。所以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仍然突出,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有些行业和地域市场设置苛刻条件、市场进入困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般都由各级政府委托行业或地方平台主导建设管理,行业和地域条块自成一体,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循环现象,导致行业外和地域外企业进入市场非常困难。如个别行业要求必须由央企二级及以上企业参与项目投标,三级企业即使资质和业绩符合要求也被排除在外。个别地方变相要求中标单位在当地设立子公司,与国家构建统一大市场政策明显相悖。地方平台主导的投资项目,为吸引大型央企参与,人为限制本地所属国有企业参与,也直接影响了企业市场拓展。一些企业由于受业绩影响在新基建、能源等领域承揽项目非常困难。民营企业资质申报和升级困难,加之业绩限制,投标机会少,承揽政府投资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比较困难,进入大市政建设领域仍然比较艰难。建筑市场不规范,制约了建筑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是融资难。由地方政府和平台主导的项目,广泛推崇投融资模式,对于参建单位来讲,资金需求大,银行融资难、成本高,加之审批程序复杂、周期长,企业参与项目建设举步维艰。当前,政府平台公司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紧张,非投融建项目进度资金难以保障。民营企业融资更难,取得银行授信可用流贷比例很低。
三是同质化竞争严重。一方面建筑市场规模不断萎缩,另一方面建筑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中、小型施工企业承揽项目比较困难。行业规模增速持续放缓,已进入由“规模经济”向“质量驱动”转型发展的调整期,行业整体利润水平逐年下滑,净利润率创历史新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中:铁路、公路、城轨、房建、市政等传统行业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交通基础设施企业受政府对公共交通投入力度降低、城市化进程的变化等影响较大,且部分区域存在隐性市场门槛,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严峻。而随着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双融互促,以及水利、水电、清洁能源、水务环保等新兴市场投资规模的持续增长,在吸引更多企业入局的同时,市场竞争逐渐升温。在市场竞争形势愈加激烈的同时,提升资质要求、提高环保标准、调整市场准入机制等政策法规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和成本压力;隐性市场门槛、恶意压价等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也给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四是招工难。建筑企业条件艰苦,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招收合适从业人员困难,导致施工人员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专业技能人才极为短缺,高技能工人的薪酬不断增长,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五是建设方前期工作准备不足。一些项目存在“三边”工程现象,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违背了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给项目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期管理和成本控制造成很大的影响。还有些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滞后,普遍存在征地拆迁困难、征地拆迁滞后、图纸到位滞后等问题,增加了项目管理难度,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增加项目施工成本。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管线迁改进度直接影响主体施工进度,车站和地铁场段征地拆迁时间太长,直接导致项目窝工、停工、赶工,增加了成本费用。再者,部分建设单位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给施工队伍进场提供“三通一平”条件,甚至要求施工单位承担应该由建设单位负责的征地拆迁工作,这是及其不合理的。
六是项目受制因素繁多。部分项目存在审批流程繁琐、政府部门和平台公司担当不力、审批不及时等问题,特别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重大设计变更及调概索赔等。审批难、耗时长,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增加了施工成本。施工单位对业主、监理、审计、政府部门协调工作量大,与项目周边企业、居民区等协调工作难度大、交通疏导难。尤其是线性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跨区工程协调不同区域的设施管理部门,协调难度增加,成本很高。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管理不善。随着环保监管日趋严格,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现场需配置大量文明施工临时设施,极大的增加了施工成本。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地材价格大幅度上涨,但一些业主在合同中设置不合理条款,不予调差,严重违背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对项目经营影响较大。在施工过程中,进度款支付和工程款结算普遍缓慢,支付难、结算难已成常态,支付比例也比较低。更有甚者,部分业主坚持竣工结算和支付以项目审计结果为主,拖延办理竣工结算和工程款支付,严重违背合同要求。一些项目竣工后验收及审计周期无限期延长,增加了项目运营成本。处于回购期的BT、PPP项目资金回收异常艰难,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压力。
七是企业自身资源积累与投入不足。从企业自身资源来看,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大多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和特许经营等模式实施,有些施工企业虽然同时具备设计和施工等级资质,但由于设计力量普遍薄弱,全产业链人才缺乏,需借助外部力量参与实施,合作上存在不确定性。加之投融资金额大,企业自有资金不足,需要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已成当务之急。特别是民营企业,受制于综合实力有限,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难度更大。其次,施工企业虽有自己的分包商、供应商及相应入库评价标准,但普遍缺乏对分包商、供应商企业科学的信用评估与信用跟踪管理,难以达到在分包商、供应商中优中选优,有的甚至经济纠纷不断,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由于建筑业系薄利行业,一些施工企业传统施工方法占比较大,科研创新投入不足,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处于起步阶段,施工效率不高,成本难以有效降低,也直接影响了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八是企业资金压力大。通过调研发现,22家委员单位中14家资金状况良好,8家资金压力较大,这8家其中:央企2家;地方国企3家;民企3家。
企业资金压力大主要是因为:
一是受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降的双重影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有所下降,企业承揽的项目变少,完成的施工产值下降,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来源受限,资金压力增大。
二是市场竞争激烈。虽然基建市场的增速有所下降,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该领域,使得一些企业在项目承揽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实际中标率逐步降低,低价中标现象普
遍,行业竞争加剧,成本上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影响企业的资金状况。
三是工程垫资十分常见,垫资施工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一旦项目进展不顺利或建设单位出现资金问题,企业的垫资贷款无法及时收回。
四是拖欠工程款问题严重,这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部分建设单位在项目完工后,由于资金紧张或其他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程款,导致施工企业资金紧张,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材料供应商、劳务队伍等追讨欠款、银行贷款等。
五是一些项目业主债务规模较大,资金链普遍紧张,资金压力持续向施工单位传导,施工企业清收难度加大。
六是近年来,在房地产暴雷、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双重影响下,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回款困难,企业面临较大的“两金”管控压力。2022年以来部分政府类业主通过停工、延长政府审计流程或延期支付等形式拉长项目付款周期,导致施工企业资金越来越紧张。预计未来几年仍是地方政府化债期,一段时间内资金紧张局面难以改变。
七是一些工程项目业主支付比例较低,各大投资平台巨额欠款难以结清,企业资金回款困难。为做好民企清欠、中小企业清欠,金融产品使用率较高,刚性兑付压力大,债务支付压力不断加大,导致企业资金极度紧张。
八是受部分暴雷企业的影响,一些项目甲方无法正常进行工程款支付,采用非现金方式支付,或直接以房冲抵工程款,导致企业的工抵房存量水平居高不下,企业的现金流急剧下降。在当前低迷的房地产行情下,工抵房去库存困难,企业资金回流慢,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收入,企业运营资金受到较大影响。
九是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一些企业管理层级多、费用高,非生产性开支增加,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十是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的变化调整等,造成成本上升、效益下滑,从而导致资金紧张。
十一是项目管理和执行能力不足:基建项目通常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项目管理和执行能力。然而,一些企业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管理不善、成本控制不力造成项目亏损,从而造成项目资金紧张。
三、行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
1、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分析
全球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复苏乏力。全球经济总体呈现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高债务、高风险的特征。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越来越引起关注。建筑业也正向信息化、工业化、智慧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在相当长时间内会中速或中低速增长。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提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提质加速,绿色环保压力不断增大。
2、行业环境分析
国内建筑业总体规模大,增速有所下降但保持平稳趋势。预计“十四五”后期,在宏观经济环境的强力支撑和有效推动下,我国建筑业增速将稳定在5%左右,市场空间依然较大。传统建设模式将不断发生改变,建筑业下行压力加大,业务板块轮动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地方债务压力加大。
一是“投建运”一体化模式将成为典型模式且占有一定比例。
二是将逐步扩大工程总承包模式比例。建筑施工企业作为承建方,将逐步打通设计、建设、运营各个环节。
三是借助BIM、智能建造等信息技术,企业将可以方便和快速地积累工程建设基础数据,加剧建筑市场的竞争程度与分化速度,建筑企业间分层与两极分化现象将更加突出。建筑业“两化融合”成为必然,建筑工业化表现为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建筑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工业化中的应用。新基建进入加速发展通道,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智能制造。
目前我国建筑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建筑企业分化加剧。建筑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行业集中度不高,行业整体利润偏低。我国建筑市场有四类企业:中央建筑企业、地方国有建筑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中小建筑企业。
八大建筑央企营业收入约占全国建筑企业的20%,且呈上升趋势。建筑央企在新签合同、营业收入、利润等都依然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大多数中型建筑企业集中于相同的综合承包目标市场,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化分工程度低。未来,大型建筑企业由于具备技术、装备、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抢占高端市场获得高额利润回报,而其他中小型企业则将主要承担劳务、部分专业分包业务及小型工程。
党的20届三中全会强调,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要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2024年上半年,八大建筑央企合计新签合同额7.83万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中国建筑新签合同额为2.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00%。在占据主流的建筑业务中,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的订单规模都有增长。从区域来看,境内业务仍然占据主体。境外业务规模虽然相对较少,但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达到1231亿元,增速达105.4%;中国中铁新签合同额10785亿元,同比下滑
15.3%,其中地产新签合同额减少63.3%;中国铁建新签合同额11000亿元,同比下滑19.02%,其中地产新签合同额减少25.5%;中国中冶新签合同额6239.5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冶金工程、工业制造业新签合同额有所增长,房屋建筑工程、市政与基础设施工程则有两位数的降幅。
其他建筑央企中,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交建、中国化学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分别为6488.87亿元、7386.01亿元、9608.67亿元、203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0%、14.35%、8.37%、10.00%。
相比地方基建国企和建筑民企,央企仍将保持业绩的稳定性,但旗下涉及地产业务的基建企业,其房地产业务普遍出现下滑。
在房地产投资下行还未见底、地方政府债务尚待化解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上半年工程建设行业市场有所萎缩。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建筑业新签订单14.91万亿元,同比下降3.4%。
四、对策与建议
本次调研,委员单位共提出建议和意见45条,主要涉及优化营商环境、行业政策扶持、行业政策宣贯落实、强化行业监管、市场合作共赢、建筑企业发展等方面,对下步委员会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主要归纳如下:
一、政府和行业要加大对建筑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投资力度。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如减税降负、财政补贴等,降低建筑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要明确奖励政策,针对企业获奖、资质升级、解决就业、科技创新、获评高新企业等制定各项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做强做大。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如智慧城市、信息通信、清洁能源等领域,以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新动能。关注城乡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及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城乡融合。
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宣贯。健全建筑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为建筑业企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政府和行业应加强对企业支持政策的宣传和解读,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内容,以便更好的贯彻执行。政府和行业应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及时收集企业和社会的意见建议,对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同时,加强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考核,对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的情况进行问责处理。完善招投标法律法规,提高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与公平性,减少人为干预。推行电子化招投标系统,降低企业参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合理设定资质门槛,确保竞争有序,让有实力的企业有更多机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三是推动转型升级。鼓励建筑业企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在积极推进建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低碳化变革、建筑产业新动能转换上出台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同时行业积极探索建筑企业转型成功案例,更多分享新形势下建筑产业面对大变革的应对之策。政府和行业应加大对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力度,鼓励建筑企业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建造效率和质量。建立智能建造创新平台和示范区,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加速智能建造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四是拓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民营建筑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领域,增加其市场份额,真正做到政策放开,打破国企央企内循环模式和垄断,真正让民营企业参与竞争,给民营企业一线生机。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继续推进民企和央企国企合作平台建设。
五是搭建政府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建立建筑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政企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办实事。建立建筑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及时发布和调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信息指导价和部分定额取费标准,确保项目工程造价符合实际情况。
六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
七是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推出适合建筑业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建立健全建筑业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降低融资风险。
八是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行为。对于跨区域线性工程,要加强与不同设施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系,由市级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减少施工企业的协调工作压力。要压实建设单位征地拆迁改线等前期主体责任,避免因征拆滞后造成的资源浪费,加大工程成本,延误工程工期。政府对建设单位应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督促加快项目竣工结算,缩短项目验收及审计周期,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各类工程款、质保金,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加快EPC项目前期报建手续审批时间,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协会要进一步发挥协调服务作用
一是及时宣传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有关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和团体标准,确保会员企业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运营。
二是搭建政企交流合作平台和企业之间“互动、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要发挥协会在政府及建筑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争取政府部门出台一些扶持建筑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同时协调解决建筑企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帮助企业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和平台企业之间协作互动,促进建筑企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以及与金融乃至科研院校之间的深度合作、融合发展,打破行业分割、完善建筑产业链条,推动建筑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三是开展行业调研与反馈。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调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向政府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涉及行业利益的事项,反映会员单位的诉求,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四是提供信息交流服务。利用协会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其它渠道及时发布行业热点新闻、行业动态、会员单位重要工程进展、企业动态、经验交流等信息内容,推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施工经验,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的应用,帮助会员单位了解行业发展新趋势,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是提供培训服务。结合委员单位意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基础设施领域的专项培训工作。提升行业人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帮助企业快速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六是定期组织重点基建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先进技术与管理对标现场观摩,促进会员单位交流互动,对标学习,共同提高。同时,组织开展头部施工企业管理、文化交流,提升会员单位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管理水平。
七是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科学化管理,实现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信息化“四化”融合。帮助指导企业进行信息、人员、设备等资源整合,包括从物联网、大数据、BIM在智慧工地的应用以及到企业OA系统、财务系统的分享,全方位推动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虚拟建造技术。
三、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做大做强。
一是紧跟政策导向,把握市场机遇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并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密切关注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政策导向,积极调整业务结构,以符合政策要求并抓住市场机遇。紧盯宏观经济形势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变化,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企业防范和应对战略安全风险能力,确保企业持续平稳发展。
二是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建造等技术的应用,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积极响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推广使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减少建筑废弃物排放。
三是优化管理模式,提高运营效率
企业应加强精细化管理,优化项目管理流程,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通过对标先进企业管理,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益。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降低经营风险。
四是拓展多元化市场,分散经营风险
企业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开辟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除立足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外,还应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城乡融合、工业园区建设、新能源、新基建项目建设,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分散经营风险。
五是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员工适应转型发展的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六是要树企业信誉,创企业品牌,强化社会责任
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品牌建设,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社会问题。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综上所述,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应紧跟政策导向、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管理模式、拓展多元化市场、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强化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武汉建筑业协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委员会
202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