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建筑技术丨黔西南布依族传统民居保护性更新研究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10-10 10:34:44

1 村寨概况

南龙布依古寨地处云贵高原,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南盘江镇,距兴义市区42 km,村寨总面积约2 000 ㎡,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传统村寨。村寨布局根据九宫八卦阵型排列,整个村寨修建于低矮的山丘上。



寨中道路环环相扣、道道相通,形成环山状的道路系统。寨中住户依旧延续着布依族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俗,至今保留和传承着八音坐唱、染织布、刺绣、古法制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传统村寨。村寨共有民居建筑160余栋,多为独栋式建筑,随着地形高差起伏变化,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村寨布局。村寨中民居建筑形态和结构大部分保存较为完整,均为穿斗式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房屋中的柱与房梁榫卯紧密相接,且所有立柱均在底部以石块作为基石,避免柱受潮。

由于早年交通、教育和医疗不便等原因,村民纷纷搬迁至山下居住,原有老房子被闲置或荒废,导致村寨逐渐空心化。

不仅如此,对村寨的整体保护意识薄弱,被闲置的民居未得到相应的维护,导致部分民居建筑的屋面、墙面和结构等出现不同程度损坏,并且闲置民居未得到再利用,丧失了空间活力。

2 南龙布依古寨保护性更新的理念和构思

2.1 设计理念

在尊重原始村寨环境和建筑的前提下,对场地进行了功能分区,将“新旧”共生策略与设计方法相结合,对建筑的外观形式与功能进行改造与置换,让原本衰败的民居产生新的空间语言,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在村寨中植入新业态,使逐渐空心化的村寨恢复活力,形成一个有自我造血机制的布依族村落。同时,改建村寨历史展览馆,增加村民对家园的自豪感与认同感,从而形成对布依族传统民居一个自下而上的保护模式。

2.2 设计构思

通过对场地的实地调研、考察、分析、研究,在村寨原有平面布局的基础上,对核心区域的传统民居进行功能置换后再利用,并选取具体要改造的对象,分别赋予展示、品尝、体验、休闲等空间属性。同时结合原有建筑的外观形式和传统民族的文化特征,激活空间内在价值,达成传承和发展共生的结果。

根据场地中原有建筑分布和周边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将场地划分为出入口区、传统餐饮休闲区、布依族技艺体验区和原有传统民居保护区4个区域。

结合布依族民俗文化的特征,对选取的3个建筑设计节点视具体情况进行保留和恢复,同时对流线进行梳理。在划分好的区域内选取村寨历史展览馆、布依族传统餐饮空间、布依族传统布艺工坊3个建筑设计节点,作为本次“新旧”共生设计的研究对象,并结合布依族民俗文化的特征,分别赋予其相应的功能。同时,建筑设计节点之间相邻,并在空间上依次递进,可控制游客在村寨中的浏览节奏。

3 黔西南布依族传统民居“新旧”共生设计的策略

3.1 局部与整体的共生

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与周围环境联系密切。对传统民居进行新旧共生设计时,新建建筑应做到与周围原有民居和谐共存。尊重本土民居是对传统民居进行新旧共生设计的开始,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之间应是融合共生且相互关联的关系。

(1)以原有建筑空间为主体,作为功能的主要使用空间;新建部分作为原有建筑的辅助空间存在,形成的新空间在外观形式上与原有建筑相互呼应,并与之协调。

(2)以新建空间为主体,新增部分承担整个空间的主要功能,原有建筑成为新增空间的辅助部分。同时,强调新增空间的时代特征,而原有建筑空间中的传统风貌与内涵,则通过新增空间中的细节体现,使原有建筑与新增部分之间相互呼应。

(3)新建部分与原有整体之间无主体之分。无论是在空间体量上,还是在功能布置上都同等重要,两者具有共同承担空间功能需求的作用。在建筑外观形式上,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之间可相互呼应,形成风格统一的整体建筑;两者也可互不相同,各自体现时代特征,在外观上形成对比。

3.2 空间功能置换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居在使用功能上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现代化生活的需求。同时,传统村落空心化情况的不断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民居被闲置或荒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民居需要植入新的功能恢复其活力,以满足当下人们对空间功能的追求与需求。

在“新旧”共生设计过程中,首先应对空间及周围环境进行合理地分析和梳理,将原本单一的居住功能置换为新的综合性功能,并根据置换后的功能需求对现有空间进行整合与更新,让丧失生机的原有建筑在融入新的功能后焕发活力。

空间功能的置换是为了在传统民居再利用过程中,增强新建部分和原有建筑之间的联系,从而让两种对立元素在空间中产生共生关系。

3.3 空间结构优化

由于部分传统民居无人居住和维护,导致建筑部分结构出现不同程度损坏,阻碍其在现代化背景下功能置换后的再利用。因此,对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尤为重要。

设计师为了延续传统民居的风貌,首先将能够使用的木构架梳理和修补后进行保留。然后将破损无法使用的结构替换成新的结构,或采用钢结构重新梳理和加固,最大限度地还原原有建筑的形式,以强化民居建筑中的整体性。结构优化后的空间应保留原本建筑的空间尺度、比例和造型,促进空间结构中新旧元素的联系。

4  南龙布依古寨传统民居“新旧”共生设计实践

4.1 功能——适应性更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村寨原有民居难以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日益增加的空间需求。因此,需结合村寨现状、建筑结构、平面布局、功能设置、经营模式等因素对3个设计节点的传统民居进行功能置换,增加民居更多功能类型,赋予新的使命。功能类型的转换为原有空间植入新的活力,与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和人们的观念相契合,让原有空间焕发新的生机,从而达到在传统民居再利用中“新”与“旧”共生的目的。

4.1.1 村寨历史展览馆

村寨历史展览馆位于村寨出入口区,建筑共分为上下两层,总面积为360 m2。由于村寨历史展览馆是进入村寨后首先看到的建筑,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将此空间设置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公共空间,使其不仅作为介绍古寨历史的见证场所,为村民与游客交流、休憩的共享空间,让游客了解布依族文化及南龙古寨的历史,同时增加村民对家园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4.1.2 布依族传统餐饮空间

布依族传统餐饮空间是由传统餐饮休闲区内的三栋相邻的建筑组成,建筑总面积为615 m2。3栋建筑按照展示、体验、品尝的顺序进行功能划分,形成循序渐进的空间体验感,增强空间对游客的吸引力。

餐饮空间的功能分区由农具展示区、制作体验区和品尝区,即A栋、B栋、C栋3部分组成。其中,主要以提供游客品尝布依族传统美食和体验美食的制作为主,以展示农耕用具为辅。



4.1.3 传统布艺工坊

传统布艺工坊位于布依族技艺展览区,由纺织展览区(A栋)、布依族靛染展览区(B栋)和技艺交流休闲区(C栋)3栋建筑共同围合成的院落组成,可供村民进行织布展示,便于人们直观地了解和欣赏布依族的传统艺术,并体验布依族的传统工艺。展览区3栋建筑均为两层,总面积为861 m2

4.2 空间——整体性梳理

通过对3个设计节点的建筑进行测绘、分析和思考,将“新旧”共生设计策略与方法置入南龙布依古寨的传统民居再利用设计中,并从“新旧”空间的结合和室内划分两方面进行调整。

4.2.1 新旧空间的结合

布依族传统餐饮空间由3栋建筑组成,分别赋予其功能为展示、体验和品尝。由于每栋建筑之间在地形上有1.2 m的高差,因此整体形成丰富的视觉层次感。为了使3栋建筑更加整体化,以及功能分区连贯,对建筑的空间尺度进行了调整。A栋建筑底层2 m的高度保持不变,将B栋建筑底层高度由原来的2 m降至0.6 m,使A栋建筑、C栋建筑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持平,并在3栋建筑之间增建平台和檐廊进行连接,在增加使用面积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公共空间,从而使3栋建筑在功能布局上更紧密,空间联系上更加整体化。

C栋建筑长14 m,宽8.5 m,高8.5 m,建筑面积为119 m2。由于内部立柱较多且柱间距较小,造成空间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功能置换后对空间面积的需求。因此,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的结构、体感和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在原有建筑的水平横向上新增一个建筑体块,新旧建筑体块内部连为整体,以弥补原有建筑的空间局限。同时,新增体块的界面利用玻璃围合成通透的就餐区域,形成轻盈通透的空间体量,与原有建筑形成虚与实、轻与重、新与旧的对比关系;在外观上,新增体块采用坡屋顶造型,与原有建筑的顶界面相互呼应,形成视觉上的协调。



B栋建筑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轻型建造技术在原有建筑的一面墙上嵌入3个新增体块,形成3个向外延伸的空间,作为特色小吃制作的体验区,弥补了原有空间面积的不足。新增的体块采用钢结构技术,并用木板包裹表面,空间延伸部分的侧立面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在增加原有空间通透感的同时,满足了当代人对空间开阔的心理需求。



4.2.2 内部空间的划分     

(1)垂直方向上的划分。在传统布艺工坊中,对3栋建筑的室内在垂直方向上的分隔,分别采用局部分隔和错层分隔的方式,使室内空间在增加使用面积的同时,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在传统布艺工坊中,B栋建筑作为技艺交流空间,一层为休闲区域,可提供休息;二层为交流区域,便于游客了解布依族传统染织布工艺以及与村民交流访谈。

在二层空间进行加层,形成一个局部挑空的室内休闲区,并把挑空区域下方的地面抬高450 mm,使一层与二层之间形成错层关系,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同时,将抬高区域的原有木板墙拆除,用玻璃窗进行围合,增加视野的开阔度,从而营造舒适放松的休闲场所。



(2)水平方向上的划分。黔西南布依族传统民居,均为干栏式建筑,室内空间隔断较多且开间狭小,视觉上容易导致沉闷感以及心理上的拥堵。

对此,可选择性地拆除空间中的隔墙,并结合开窗增加空间的通透感。同时,采取“以虚纳实”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融合,达到室内外环境虚实结合的效果。

为改变原室内空间中因开窗较少、隔断较多而导致通风与采光差的情况,将原建筑空间内的木质隔墙全部拆除,根据功能重新减少不必要的室内隔断,保证视觉在空间中的畅通。将空间中的两面墙体替换为落地玻璃窗和木质格栅,增强室内采光和通风效果。

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能够将室外环境中的景色引入室内,使环境与空间融合,产生虚实结合的效果,模糊室内外界限,使空间与周边环境联系紧密,相辅相成。

同时,通透镂空的木格栅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生动的光影效果,丰富了空间视觉层次。

4.3 细节——适宜性调整融入

4.3.1 屋面结构

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古寨的传统民居屋面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如木椽腐坏、屋面漏雨、保温效果差等问题。因此,对屋面基础性结构进行修缮,从而满足空间的使用需求。

更新屋面结构中腐朽的木椽子和桁条,保证其牢固与稳定。由于原屋面是在木椽子上用单层小青瓦铺面,易导致漏雨且保温性较差。因此,在木椽子上铺设木望板,与瓦进行分隔。

同时,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增设保温层,使屋面具有防水和保温效果。最后将小青瓦覆盖在最上层,与周边建筑屋面保持协调与统一,以达到延续传统风貌的效果。



4.3.2 墙体结构

黔西南布依族传统民居为全木构造,建筑结构为穿斗式,墙体为单层木板,厚度一般为20 mm。由于墙体木板厚度较薄而不承重,导致室内保温隔热效果差。

在本次设计中所涉及的建筑墙体的内侧增加1层装饰木板,并在其中间夹1层隔热板材,以此增加墙体厚度,增大墙体的热阻,满足了室内空间保温隔热性能的需求。

通过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结合,有效提高了墙体热阻和室内保温性能,在延续民居使用寿命的同时,保留了传统风貌。

4.3.3 地面造型

布依族传统餐饮空间中,农具展览区(A栋建筑)的地面造型的设元素来源于计量米的容器“斗”。对“斗”进行再设计,将其演变为单个尺寸为300 mm×150 mm的网格方体,根据空间尺寸选择一定数量的网格方体在地面上进行排列组合,形成地面镂空的地板造型,并在其表面铺设防滑玻璃。

其中,在网格正方体中安置了灯带和重力感应系统,当人们走在镂空地板上被重力感应系统捕捉到时,灯光便跟随人们的行走方向移动,从而巧妙地吸引人们到室内参观,形成一个与人互动的展示空间。



4.3.4 民族元素的融入

根据情感共鸣原则,空间中的感受与体验可以唤醒人们内心的记忆,从而形成空间环境的认知。因此,布依族的传统装饰纹样进行提炼再设计后应用于空间中,以此强化人与空间的情感联系。

布依族的蜡染纹样种类繁多,将网格纹的形态保留并做镂空处理,形成菱形网格;对蝴蝶纹进行形态提取后,将其大小不一的点缀于菱形网格上。



将两种元素通过艺术化再设计后,形成的纹样用于餐饮空间的门窗,不仅增加了空间通透感,而且使布依族传统的装饰纹样潜移默化地融入空间,与空间相互融合,在延续黔西南布依族传统纹样的同时,强调了布依族文化的精神所在。

5 结束语

以南龙布依古寨的3个设计节点为例,根据对场地概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法。通过从功能置换、空间梳理、细节调整等方面,使原本闲置的民居可以重新得以利用,焕发新的生命力,得到保护与传承,可为黔西南布依族传统民居的保护性更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自《建筑技术2022年5月,张 倩, 韦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