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桥见70年 | 向深蓝挺进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8-24 10:33:34



640.gif


大海,深蓝无边,风暴难测。海上建桥,需要勇气,更兼实力。面对“无边波浪拍天来”的惊涛之势,建桥国家队中铁大桥局勇立潮头钻技术,立志创新谋发展。

漫漫跨海路,从此岸至彼岸,建桥者已然走过几十年,故事的篇章也书写成册,苦辣酸甜尽在其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攒着一股劲要干成

1

回忆起第一次去东海大桥的情景,装吊工裴宗信只觉得一直在转车。2003年,正在家中休假的他接到项目部的通知后就即刻动身。从乡下的家里去到县城有几十里路,当时正值“非典”,路上几乎不见来往的车辆,费了一番功夫后,他好不容易才乘上亲戚的车去往县里。从柘城县坐大巴到商丘,然后再从商丘坐车到芦潮港,接着坐船去当时的项目驻地沈家湾岛。


640.jpg

▲东海大桥


裴宗信要参建的,正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站在岸边,裴宗信只觉大海波涛汹涌,望不着边。而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让两岸“看得见、摸得着”。


640 (1).jpg

▲工作中的裴宗信


“没想到工程还能这么干?厉害!”那年,身为装吊工的张振春还在孟加拉的帕克西桥项目,听到预制墩身、箱梁再整体安装的技术,他不禁发出感叹,十分想一睹为快。没多久,幸运之神降临,张振春被调到东海大桥3标项目部,参与大桥建设。

张振春至今仍记得自己第一次出海架梁的情景,“大约是凌晨三点左右,我们坐上船出发,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到达架设现场。因为要赶潮水。”潮水位的高低,对于箱梁架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海上的情况千变万化,要精准控制当时有着“中华梁王”之称的2000吨70米箱梁,并不是件易事,即便水下的一个微微晃动,传递至梁上都是大幅度的摆动。项目部一开始计划采用将支座预先装在梁底部的方法,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箱梁对位安装犹如穿针引线,增加了时间成本,安全风险也较大。张振春他们决定用另一种工艺方法:提前将支座摆进垫石,然后将砂箱的标高抄好,再将梁落在可调整范围之内。箱梁的底部装有滑移板,后续可以用千斤顶将箱梁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微调。

海上的天气变化也很快,“那雾说来就来,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有次出海回岛,明明已经知道快到码头了,但裴宗信他们就是找不到码头的具体位置,“没办法,我们就联系现场的调度在岸上用喇叭喊,以此来辨别方向,因为靠灯光已经没用了。”除了大雾,还有大风。那片海域,当时一年里只有180天左右的有效工期,七级风肆虐。遇到台风袭击,项目部一部分人就会撤离到山洞里,还有人索性就住在预制好的箱梁内部,就这样和风浪打“阻击战”。海风也有温柔的一面,有时架完梁已至凌晨,晚上热睡不着,张振春就会起来吹吹海风,一天的疲惫也随风而逝了。


640 (2).jpg

▲工作中的张振春


工期紧,条件恶劣,即便如此,大家也都攒着一股劲要把工程干好。2005年2月8日大年三十,裴宗信永远忘不了。那天,裴宗信所在的班组正巧出海工作,回程时风浪太大,耽误了时间,早已过了饭点。他们一到码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响了起来。食堂做了十几桌年夜饭,项目部所有的人员、家属都在等他们这艘船回来开饭。那一刻,裴宗信有了一种从漂泊的海上落地的感觉,那是回家的感觉。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浪越大心越要稳

2

有关百慕大与好望角的神秘故事太多,这与其环境恶劣、难以征服密不可分。平潭海峡,与百慕大、好望角并称为世界三大风口,同样神秘,也同样充满挑战,中铁大桥局要在这里建设一座“不可能建成”的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桥。


640 (3).jpg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桥


2014年,福平铁路3标项目三分部工区副经理林宗刚背着一小包行李踏上了小练岛,这一去,就是7年。刚到平潭时,林宗刚他们借住在村民家中。因为小岛四面环水,交通不便,材料运输受限,当地的房子大都是村民就地取材用石头搭建的,比较潮湿,水汽大。小岛虽环水但很缺淡水,一开始,大家喝井水,后续依靠项目部送水。打混凝土时,需要大量淡水,只能靠频繁运水开展工作,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用水都十分节约。


640 (1).gif

▲大风起时,惊涛拍岸,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施工现场像一锅沸腾的汤。


大桥施工海域风大浪急,松散岩层很难长期附着海底,因此海底遍布大量光板岩,非常坚硬,第一根钢管桩打入岩层时就被挤压成了“豆腐块”,严重变形。而且岩面倾斜裸露,大量孤石等复杂地质还会导致钢护筒悬空、卷边,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可想而知,不过大家建成建好桥的决心更硬。

平潭地区一年中6级风超300天,潮水潮差大,流速快,台风多,环境十分恶劣。2014至2019年期间,项目部共经历31次台风,2015年“苏迪罗”台风正面登陆时,风力达到14级,威力巨大。

风浪越大,大家的心就要越稳。西礁的一次围堰吊装让现场人员都捏了一把冷汗。围堰前期已在水中下放到位,正在进行固定,可一个风浪打来,晃动的幅度忽然变大。普通的钢板和枕木放下去之后很快就被挤断了,本身就很重的巨型护筒都被碰撞挤压得变了形。如果围堰晃动无法停止最终掉落,将大大增加后续围堰下放的难度。现场抢险队采取了将枕木、楔块垫放在内支撑和钢管桩之间约束围堰晃动的办法,先把振幅比较小的地方固定下来,再逐步扩展到其他位置。通过持续不断调整,反复尝试,围堰最终稳定下来。

640 (4).jpg

▲“大桥海鸥号”进行钢桁梁架设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建桥,创新和技术改进是必经之路。中铁大桥局倾力打造了自航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大桥海鸥号”,最大吊重3600吨、主钩最大吊高110米。2018年1月22日,“海鸥号”成功将吊重3400吨的钢桁梁架设到大桥墩顶,刷新了世界桥梁整孔钢桁梁架设的最重纪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怀揣梦想再出发

3

2021年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建设结束后,林宗刚又来到了深中通道。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直在围着大海转”。

但无论海如何宽,桥怎样建,安全总是第一位的。深中通道S07标项目架梁严格按照一梁九表,环环相扣,步步落实:箱梁的参数、船的吃水深度、吊具的检查,船在运输过程中船上情况的检查,架梁前抛锚的检查,落梁后参数的复核等,都是要进行记录,职责到人,签字确认。


640 (5).jpg

▲深中通道架设第100片梁


架设第100片梁时,裴宗信作为调度负责现场装吊工作。早上6点,天还未完全亮,走路仍需要借着灯光才能看清脚下的路。项目部的食堂并没有正式开饭,但已有一些人陆陆续续来吃早餐了,裴宗信就是其中之一。他简单扒了几口饭,凳子还没坐热就匆匆动身赶往码头。早上的海风不容小觑,有经验的工人都在现场提前找些能挡风的物体,边等待边储存体力。但裴宗信歇不下来,对讲机不离手,信号一直在滋滋啦啦往外冒。于他而言,尽管至今已不知吊了多少片梁,但每一次他都当作是第一次那样全神贯注。从“小天鹅号”到“天一号”,从东海大桥到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裴宗信和“梁”打了一辈子交道,梁的质量越来越好,机械设备越来越稳,安全越来越有保障,桥也越建越长。

从深中通道“赶潮水”后,林宗刚又马不停蹄地去往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接着“赶潮水”。杭州湾桥全长29.2公里,先后跨越三座航道,属于超长的高速铁路桥梁集群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航道桥主墩采用超长直径钻孔桩施工,多项结构是在跨海大桥中首次运用。


640 (6).jpg

▲工作中的林宗刚


林宗刚担任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3标项目二分部副经理,工作仍然与现场分不开。“这个项目的难度其实并不比我之前参与过的小,杭州湾有涨落潮、季风、流速急、潮差大(最大潮差能达到8米多)的特点,在施工中浅滩区、清淤、回淤船舶安全等各方面的问题都要全面顾及到。”林宗刚说,该桥地理位置特殊,浅滩区多在海上,需运输架设重约2800至3000吨左右的80米箱梁,对于船舶荷载要求高,要充分考虑海况及水位深度。大型船舶施工还要准备有效应急避流避风措施来避免船舶搁浅,确保船舶施工安全。做为项目副经理,项目安全、质量、效率、成本林宗刚都要考虑。

林宗刚、裴宗信、张振春现在都在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3标项目,现场总能瞧见他们忙碌的身影。海风将栈桥上“中铁大桥局”的刀旗吹得猎猎作响,远眺,薄薄海雾弥漫,隐约可见远处小岛的轮廓,想必,他们心里的那座巨虹早已架到了对岸。 


来源:中铁大桥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