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政策法规

为“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湖北价值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3-26 11:33:14



为“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湖北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 武汉建筑业协会会长陈华元在两会提交多项提案




3 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建筑业协会会长、原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元在两会提交多项提案。

加强我国建筑业减碳工作

“由于建筑业具有体量大、链条长、环节多、精细管理难的特点,在碳减排目标约束下,与先进制造业相比,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程度还不足,低碳化发展刻不容缓又任重道远。”陈华元在《关于加强我国建筑业减碳工作的建议》中说。

陈华元介绍,受碳达峰顶层规划不完善、建材碳排放因子不明确、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滞后、建筑拆除量大导致平均寿命不足等因素制约,建筑业成为碳排放“大户”。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统计,2018 年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49.3 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量比例达到51.3%。对此,他提出4个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建筑碳排放监测与核算制度。加快完善各级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组织建设和运行机制,制定“覆盖全面、边界清晰、科学合理”的建筑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基本框架,统一国家、地方建筑碳排放核算口径,确保各级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运用物联网、可视化、CIM、区域反演等多种技术,探索建立城市- 园区/ 社区- 建筑物- 设备等多层级碳排放精细化监测网,制定全国建筑碳排放监测、核算统一标准,开发多层级建筑碳排放监控系统,实现建筑碳排放“可监测、可追踪、可考核”。

二是加快构建建筑产品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议由各地区政府主导,牵头联合建筑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打造低碳产业联盟,跟踪重点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出台并定期更新各区域建筑产品(建材及装配式部件)碳排放因子数据库,推行低碳建筑产品政府备案制,发布碳排放限额要求,从源头锁定碳排放量。

三是加大低碳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研发力度。面向城市大规模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减少大拆大建、延长建筑寿命就是最好的减碳方式。存量及增量建设项目的延寿都离不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要打破传统思维理念,重视并加大土木工程材料研发工作,重点聚焦高性能、高耐久、长寿命、就地取材及资源化利用。

四是完善区域分布式清洁能源运营管理制度。建议在未来存量项目提质改造和增量项目用能优化工作中,要更大力度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要加快制定节能改造及用能优化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考虑到大面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将受到区域人口、工业规模限制,大量清洁能源需要进行储能、调峰及调配,建议以大型园区、社区为载体,鼓励代建代管代营一体化的承接模式,探索完善区域分布式清洁能源投建管相关立法和管理模式。

为“双碳”目标贡献更多湖北价值

“充分发挥湖北区位优势、科教智力优势及前期‘双碳’工作经验,在国家‘双碳’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多改革成果,是时代所赋、更是使命所在。”陈华元在《关于支持湖北在国家“双碳”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建议》中说。

陈华元认为,随着“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作为全国碳交易市场支撑系统重要枢纽的落户,湖北拥有了首个具有金融功能的全国性功能平台,且在三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雄厚的新兴产业基础。湖北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较多,光纤通信激光、地球空间信息等一批“中国标准”从湖北走向世界,“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2021 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2%。未来,湖北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将在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重大区域战略中发挥更大创新溢出和产业牵引效应,有利于推动国家“双碳”战略布局。

二是充沛的人才技术资源。湖北拥有高等院校129 所、各类科研机构100 多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位列全国之首,高校、高端人才的数量和综合实力均居全国第一方阵。武汉连续4年成为人才净流入城市,人才净流入率已提升至19.2%,“人口年轻化指数”增幅居大城市第一位,在国家“双碳”战略发挥更大作用具备人才资源充沛、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综合成本更低的优势。

三是成熟的碳交易试点经验。2011 年,湖北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成为中西部唯一以全省纳入试点省份。2014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正式上线启动,全国首单4000万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项目签约……截至2022年2月8 日,湖北碳市场累计交易总量3.66亿吨,交易总额86.69亿元,交易规模、引进社会资金量、企业参与度等指标均保持全国前列。为充分发挥湖北优势,在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力量,陈华元代表提出3方面建议:

一是支持武汉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同时,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为契机开展碳金融创新,指导出台碳市场发展专项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和个人参与开发碳金融、绿色金融相关衍生产品和业务;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政府贴息和补贴政策,更好发挥投融资对气候变化支撑作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二是支持湖北提升绿色低碳产业能级。建议相关部门对湖北打造“光芯屏端网”、大健康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产业集群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湖北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及北斗、新材料、高端装备、数字创意、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能级等。

三是支持湖北推进传统能源退出和新能源替代。支持湖北推动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减煤限煤,支持与能源资源大省战略合作,系统实施煤改电、煤改气工作,进一步提高三峡电能湖北消纳比例,大力支持湖北培育制氢产业,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等。

规范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如何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找到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充分挖掘和发挥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让历史文化街区延续文脉、留住乡愁,需引起广泛重视。”陈华元在提交的《关于加强规范我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建议》中说。

截至目前,全国共划定了历史文化保护街区970 片,确定了历史保护建筑4.27万处。随着时间流逝,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在风吹日晒中受到腐蚀,基础设施落后,与城市整体面貌格格不入;部分地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足,甚至出现一拆了之、大拆大建的破坏行为。

究其原因,陈华元认为:一是系统规划不足,二是资金保障不到位,三是监管机制不完善,四是改造保护机制不健全。为最大程度保护并展示城市文化的重要遗产,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他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加强系统规划。建议各省市住建部门联合文物保护部门,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基础上,推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历史文化街区认定标准,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落实“应保尽保”,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产业布局等统筹规划,增强功能性改造保护,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让城市延续文脉、留下记忆。

二是加强资金支持。建议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项目给予专项支持。探索实施“城市改造更新专项债券”,将土地出让收入一定比例用于城市更新项目。建议各省市地方政府加快制定相关税费、金融支持政策,探索以商业营收弥补模式引入银行信贷资金、社会资本等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如针对一些具有历史底蕴、具备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的老街,可最大限度保留和修缮古建筑,引入文创、民宿等业态,打造文旅热点,并通过转让经营权等方式,为社会投资方提供盈利空间。

三是健全监管机制。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加大监管力度,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性,建立专家组定期巡回督导、社会公众监督、第三方或志愿者巡查、媒体监督等综合监督机制,在改造规划、实施、运营各环节广泛听取民众及专家的意见建议,鼓励居民参与监管。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破坏历史文化街区格局风貌、拆除或异地迁建历史建筑、盗卖历史建筑构件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进一步震慑违法违规行为。

四是完善改造技术标准。建议各省市规划部门加快出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改造提升统一技术标准》,突出“修旧如旧、建新如旧”改造原则,对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构成整体风貌的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乃至古树等要明确具体改造技术技术标准。尤其要注重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古建筑修复数据库和档案,以预防各类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历史文化建筑带来的不可逆影响。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健全运营维护机制,推广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建管合一”机制,推动改造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全产业链整合,保障修建结束后的建筑保护工作,加强长效管理。

五是促进文化和商业共赢。坚持文化保护、挖掘、展示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弘扬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打造更多特色文化IP,打造更多丰富多彩、传承记忆的文化场所,让历史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让人民在生活中触摸历史,感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历史风貌保护与区域功能重塑、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原住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价值,积极导入新业态、新功能,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街区的娱乐、时尚、美学、社交、商业等功能,让老街区、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提升地区经济活力。

加强我国建筑物外立面安全管理

“全国各地建筑外墙面脱落、高空坠物、意外失火等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伤害,而外立面安全管理职责相互交叉、责任主体不明的问题又为事故追责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陈华元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建筑物外立面安全管理的建议》。

陈华元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相关政策规范制定较晚,顶层设计不够;二是管理责任单位不明确、权责不清晰;三是建造质量把控不严,传统材料老化速度快;四是附着设施违规搭建情况较多,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为筑牢建筑物外立面“安全锁”,守护

居民“头顶的安全”,陈华元提出4个建议:

一是完善相关规定规范。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综合调研基础上,对建筑外立面及附着物的安全管理、外墙面砖应用限高标准规范等尽快制定指导意见,推动各地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地方规章,厘清规划、建管、建造、施工、消防、物业等各环节责任,明确“谁来管”“管什么”。参照各地现有的标准规定,建议外墙面砖应用限高以20层(60米)为宜,提高建筑装饰安全度。

二是明确外立面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建议各地政府结合《民法典》的施行,出台政策条例明确外立面安全管理责任人和各方主体责任。明确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所有权人是建筑物外立面的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考虑到房屋出租、物业管理等一般情况,可由所有权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建筑物外立面,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外立面脱落。建议由各级城市管理部门作为建筑物外立面管理的第一责任部门,重点抓好日常隐患消除、巡检巡查、违章建筑强制拆除及事故责任处理等工作。

三是强化设计、施工及使用的管理监督。建议国家和地方住房建设、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强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新建、加建、改建、扩建建筑外立面的安全设计责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进一步强化工程质保期内施工单位对建筑物外立面的保修责任,明确因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规范或合同约定导致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且质保期结束前应确保建筑物外立面安全合格或整改合格后再移交相关责任人。规定新建建筑需设置附属设施需加强安全论证并办理审批手续,对未经批准或不按批准方案擅自改变外立面装饰材料和附着物的,由城市管理部门限期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行政处罚。

四是强化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建议由城市管理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建筑物外立面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做好违法搭建、不安全广告设施、违规改变外立面使用功能等违法行为的清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外立面构筑物及违法搭建物做到应拆尽拆,不留死角和盲区。建议各地统一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对建筑物外立面的日常巡查维护、隐患报告、应急预案制定等责任,细化巡查和维护标准,巡查结果定期向业主进行公示。

规划“留白”,为应急工程预留空间

“建议从完善应急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加强应急工程建设资源储备、完善应急工程建设管理协调机制三个方面,加强我国应急工程建设体系建设。”此次两会,针对我国应急工程建设存在的不足,陈华元提出建议。

陈华元介绍,应急工程建设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方面的需要,在应对SARS 疫情、台风、抗洪抢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中,对于灾后人员避灾、伤员救护、生存保障、减少伤亡、稳定人心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应急工程建设一些地方不足。

陈华元建议,完善应急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明确应急工程建设标准归口管理部门及管理内容、管控深度,统一各类应急工程的通用性标准,并根据应急工程的特殊需求及其功能属性,制定细化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产品标准、验收标准。建设国家级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推动重大应急工程实验室建设和技术研发,形成专业齐全、功能完备、支撑有效的技术支持体系。

“加强应急工程建设资源储备。”陈华元建议,建立应急工程合格参建企业信息化平台,定期发布应急工程所需全产业链的企业名录,掌握重要企业供应链分布和能力动态监控,促进应急企业常态化应急响应。建立全国应急工程物资储备体系,搭建应急工程物资供应产品名录信息化平台,合理确定储备品类、规模和结构,按区域布局建设应急工程物资储备库,构建全国应急工程资源网络和应急状态下统一的物流管控机制,保障跨区域应急物资的快速调运与配送。加强应急工程专业人员储备,建立具备应急工程专业建造能力的“预备役”人员库,为应急工程参与人员建档立卡,并定期组织培训演练。加强“平”“急”结合场地储备,建立规划“留白”机制,为各类应急工程及设施预留足够的空间,预留用地平时可作为景观性草坪、停车场使用等。

陈华元说,要完善应急工程建设管理协调机制。制定国家应急工程管理办法,重点明晰应急工程的启动、组织、财权与事权责任划分等管理要求,优化流程,简化手续,提高项目组织与协调效率。完善应急工程交通物流协同管理要求,强化地方之间城管、交通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协同联动,按需设立绿色通道,保障应急工程建设人员和物资的快速准确投送。完善应急工程专项资金管理要求,设立应急工程专项储备金,强化监督确保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