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热点新闻

【专访】李淼磊:打造武汉地区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升级版”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5-08-29 10:51:30

    记者手记:开展“总包眼里的好分包”和“分包眼里的好总包”双向互评活动(以下简称“总分包互评”),是武汉建筑业协会今年来重点推动的一项工作。武汉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淼磊告诉记者,开展总分包互评活动,引导总包善待分包,分包积极配合总包,是建筑行业企业信用评价的“升级版”,也是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个创举。

 

 

    记者:李秘书长,作为武汉地区最大的社团组织,武汉建筑业协会开展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已有十余年,具备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出开展“总分包互评活动”?您的主要思考是基于什么?

    李秘书长:信用体系建设在社会和行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央对此一直高度重视。目前,全国各行业都在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目的就在于增强企业信用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从而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武汉建筑业协会从1999年开始开展武汉地区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即AAA评价),应该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扩大了协会影响,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

    然而,在30多年的企业工作中,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无论是在中建三局武汉总部工作,还是后来调到三局西北公司工作,在与业内人士交谈时,基本上都在苦恼,为什么在进入新的市场时,我们无法找到最佳劳务合作伙伴,总分包之间相互防范、算计、扯皮,甚至打架斗殴事件也时有发生,给双方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诸多麻烦。而劳务分包方与总承包方合作时,也往往由于总包方对分包服务意识不强,违规拖欠分包工程款,甚至存在合同欺诈等行为,导致双方合作效率低,交易成本高,增加了企业负担,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举个例子,湖北卓越劳务公司是西安市非常闻名的一家劳务分包企业,几乎全市的总包企业都知道这家公司,许多总包以能够和它合作为荣。交给卓越的任务,根本不需要反复强调和担心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目前,在西安市,只要哪个总包说自己的分包是卓越,就能够引以自豪,而甲方只要看到卓越,就会放心将工程交给该总包企业来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然而,遗憾的是,在武汉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企业。那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才能有效弥合二者之间的罅隙和隔阂,使二者通过合作不断增强相互信任,成为一种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整体,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开展总分包互评活动,就是要达成这一目的。

    今年武汉市“两会”期间,有代表和委员提出把武汉打造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先行区。5月,湖北省住建厅颁发鄂建设规〔2015〕1号文《关于印发<湖北建筑市场“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目的就在于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动态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武汉市城建委也将“建筑市场诚信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彭浩主任在多次调研中都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筑市场诚信平台的建设进度,不仅应全面满足住建部、省厅和武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还要分步骤、分类型、分层级的建立覆盖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各方建设主体的完整数据库与数据传送系统,以诚信为手段规范建筑市场,推动武汉市建筑市场治理模式的创新和科学发展。

    协会在与湖北省建管局张晓曦副局长、武汉市城建委彭浩主任、夏平副主任以及市建管办杨凡主任、汤炜、贾巾戈副主任等领导以及会员单位有关负责人沟通交谈中对“总分包互评”活动进行了具体介绍,他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建筑业是武汉市支柱型产业,去年实现产值5800多亿,占据湖北省半壁江山。在全市建筑行业开展总分包互评活动,对进一步增进信用企业评价工作的有效性,促使建筑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自我调适、自我规范,将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最终将形成“总包善待分包,分包积极配合总包”的行业氛围。如果武汉市在这一点上做到了,将对湖北省乃至全国产生示范引领作用。

 

    记者:目前,建筑行业内不同名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评优评奖活动层出不穷,应该说,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实际上,有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企业疲于应付,还有的借着这些活动向企业行收费之实,少则三、五千,多则七、八千,上万,使有的中小型企业产生了一定的成本负担,导致企业十分反感。李秘书长,总分包互评活动对此有何考虑?

    李秘书长:由行业协会牵头主办评优评奖活动有一定的权威性,但不能任性,不能随意设立各种名目增加企业负担和交易成本。武汉建筑业协会牵头开展的“总分包互评”活动,不仅不会增加企业负担和交易成本,而且对企业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总分包互评活动是在协会建筑业企业3A评审基础上进行的,是3A评审的“升级版”。获得3A企业是前提条件,所有获得3A评价的总包企业都有资格参评,反之则不具备资格。预设这一前提条件,就是便于企业参与总分包互评活动,而不用花很多时间、人力去准备申报资料,3A评价本身就是对企业的高度认可。

    二是总分包互评活动不设专家组,不搞官方钦定。为避免总分包互评陷入黑箱操作、权力寻租、人情因素的影响,不设专家组,不搞官方钦定,完全由总包方和分包方自己说话和决定,总包好不好,分包说了算,分包好不好,总包说了算,实行民主投票,企业的事情企业说了算,保证选举和推举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不收取企业任何费用。因为不设专家组,不搞官方钦定,只是协会的日常服务性工作,是协会工作的创新,所以不需要额外增加大量成本,我们非常欢迎全市获得3A企业评价的单位积极参与。今年是第一次尝试开展,也许有关政府部门、会员企业等还存在一些疑虑,但是正如武汉市建管办贾巾戈副主任在参加协会2015年二季度会长办公会时所说的:开展总分包互评活动,可以大胆做,大胆设计,不怕起步低,路从脚下走,走了以后才知道从哪些方面完善。协会将在选举和推举程序上,坚守底线,绝不允许有黑箱操作、权力寻租、加大企业负担的事件发生,保障各参与会员企业的根本权益。

 

    记者:李秘书长,听您的介绍,总分包互评活动确实是建筑业企业甚至是所有行业企业信用评价的一种创新,既不增加企业负担,也不任性妄为,完全站在企业角度设定程序。那么,请您介绍一下这一活动的主要程序和规则?

    李秘书长:协会在设计程序上,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副会长单位以及其他会员企业进行了多次研究,一开始,我们设计的程序是都在年度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选举,但是从申报3A的企业类型来看,总包单位较多,分包单位较少,然而,优秀分包的名额较多,这就有可能造成覆盖面不广、代表性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反复研究,后来与市城建委有关领导和协会副会长单位、常务理事单位协商后决定,“分包眼里的好总包”在协会年度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总包眼里的好分包”候选单位则由所有“分包眼里的好总包”候选单位、具有特级资质的会员企业以及协会会长、副会长(监事)所在企业推举产生。具体如下:

    第一,开展“分包眼里的好总包”选举。所有获得3A的总包企业经过申报,都作为候选单位,除候选单位和特级企业外,其他单位都有投票选举权,具体步骤是:一是由协会秘书处制作“分包眼里的好总包”自动识别电子选票,提前通过协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公布,由各选举单位提前研究、酝酿。二是由所有有选举权的单位派一名代表在年度会员大会上领取正式选票并投票选举。每个选举单位只有一张选票且只能投10个(含)以内的“好总包”候选单位,超过10个作废。三是用计票器当场统计选举结果,并请公证部门进行公证。四是选举结果在会员大会上当场公布。五是按照得票多少,前10个单位当选“分包眼里的好总包”,授予“十佳总包”称号,排名11-20位的单位获提名奖,授予“优秀总包”称号。同时,协会还将邀请媒体合作单位到现场进行宣传报道。

    第二,开展“总包眼里的好分包”推举。所有符合“总包眼里的好分包”评选条件和标准的分包企业均有被推荐权,所有“分包眼里的好总包”候选单位、具有特级资质的会员企业以及协会会长、副会长(监事)所在企业、各区协会拥有推举权。具体步骤是:一是由协会秘书处统一制作“总包眼里的好分包”推荐选票,在协会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公布;二是推举单位下载打印并填写推荐选票,加盖公章后按时交协会秘书处;三是选票上所填被推举单位必须是单位全称,同时要填写其法人代表姓名,并以电脑打字方式填写,协会秘书处组织计票并按照得票多少进行排序。四是在推举名额上,“十佳总包”单位不超过30个,优秀总包和协会会长、副会长(监事)所在单位不超过20个,其他“分包眼里的好总包”候选单位不超过10个。同时,具有以上多种身份者,其推举名额按最多的一种确定,不重复计算。五是在结果确定上,排名前30位的单位送武汉市建设主管部门审核会签,如有不诚信记录,一票否决,再按照排序依次替补。按得票多少和适当兼顾专业的原则确定当选单位,排名前10位的当选“总包眼里的好分包”,授予“十佳分包”称号;排名11-30位的单位获提名奖,授予“优秀分包”称号。此外,协会还将邀请公证机构进行监督公证,保障选举和推举过程公平公正。

    协会试图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再次全面激活全市建筑企业的创造性和开放性,营造一种合作无间的总分包关系,使行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协会还在思考在全市发布“武汉地区建筑业杰出企业排行榜”,为行业树标立杆,从而引导武汉地区建筑企业为建设大武汉,复兴大武汉,推动经济大发展做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李秘书长,在与您的交谈中,我明显感受到您的办会思路和办会理念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工作和服务都更加实在、高效。那么,请问,您和您的团队将把武汉建筑业协会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协会呢?

    李秘书长: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从未想到过今天能够有幸坐在协会的办公室里为全市建筑企业和行业发展服务。根据中组部2014年11号文件和湖北省、武汉市有关文件要求,武汉建筑业协会于2014年12月19日召开2014年年会暨理事会,对协会进行了届中人事调整,所有有政府背景的工作人员都退出了。今年7月8日,中办、国办又颁发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如何全面实现脱钩以及脱钩后如何加强监管等工作进行了规范。应该说,这是协会改革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只有抓住这一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协会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易文权会长在协会届中人事调整后的首次新老秘书处交接座谈会上为办好协会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传承一流作风,创建一流协会目标不动摇。二是高标准、严要求,为会员做实事的争先精神不改变。三是以优质服务赢信任,努力工作不懈怠。在今年一季度会长办公会的讲话中,易文权会长又明确指出,新形势、新常态,“企业主导,开门办会”是协会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要坚持以会长、副会长单位为主要依靠力量,开起门来,广泛团结武汉地区业内人士,广纳会员企业人才,让协会成为一个有担当、能担当,能干事、干成事的行业领先,全国知名的一流协会。

    三局的争先文化历经五十年风云际会,不断磨砺,不断提炼,已经成为反映三局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指引和物质反馈,是三局不断攀登行业最高峰的核心动力。此次由三局人来牵头主办协会,首先带来的即是这种文化基因。争先,就是在任何事情上,都要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并且要呈现出最完美的结果。今年以来,协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秘书处作风得到根本转变,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明显,工作体制机制更加灵活,会员服务职能更加突出,行业发展职能更加有效,行业规范职能更加实在。

    我们认为,协会要以推动行业进步为己任,致力为企业发展服务,这是我们生存的唯一理由。而将协会的团队文化与三局的争先文化相融合,就是要把协会打造成一个:既要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做出新的成绩,更要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行业代表上作出新贡献,服务于会员单位,取信于政府部门,贡献于建筑行业,将协会建设成一个出思想、出理念、有站位、受人尊敬的协会,并努力做到有思想、有立场、有声音、有影响,立于行业前沿,推进行业发展,引领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