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装配式工厂行业调研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8-24 15:33:02
武汉市装配式预制构件厂调研报告
一 前言
1、调研背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或部件,在工地现场装配而成的居住建筑和商业等公共建筑。随着国家人口红利的消失,建筑工人成本必然会逐步增加,传统现浇式建筑将会失去价格优势,而装配式建筑性能优越,能顺应绿色制造与节能环保需求。
“十三五”以来,在推动装配式建筑积极发展方面,武汉市制定出了30余份政策和管理规定,初步建立了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并且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实践,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已顺利实现了由试点示范阶段转向重点区域全面推广阶段,建筑工业化时代即将到来。2021年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切实响应国家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号召,推进武汉市“新型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协同发展”。特组织本次调研活动,对武汉市及周边地区20余家装配式PC构件厂进行调研,了解武汉市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近几年的真实发展情况、先进经验、管理措施办法及未来规划,更好的为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推进和政策实施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武汉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提高武汉市建筑工业化发展速度与水平。其中调研人员由武汉市节能办、武汉市装配式协会及研究院专家组成,调研企业分布情况如图1-1。
图1-1 调研装配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分布情况
2、调研内容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可知,到2020年,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应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襄阳市、宜昌市和荆门市达到20%以上。
为响应湖北省政府的政策,武汉市装配式建筑产业规模快速发展,新洲、江夏、黄陂、武汉经开(汉南)、青山、东西湖等区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建设。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目前武汉市装配式建筑构件厂实际发展情况, 此次调研采取实地考察的形式,主要将从装配式企业规模、需求、技术、管理、规划五大方面内容进行,其调研内容提前告知企业以让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为调研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提供了保证。
二 调研结果分析
1、武汉市预制构件工厂发展现状总体分析
随着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推进,武汉地区PC构件产能持续增加,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产能提升较快,截止2021年7月,开工建设产业基地共有18个,其中建成投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4个,全部投产后可满足1300多万平方米建筑工程的需要。同时各地政府出台复工复产和新基建政策的落实项目开始大规模落地,行业单位信心大幅提振,并主动加快转型发展步伐,部分企业成立了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
表2-1 武汉市装配式建筑PC构件生产企业
序号 | PC构件企业名称 | 投产时间 |
1 | 中建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2016年 |
2 | 武汉建工新兴建材绿色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19年7月 |
3 | 武汉美好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江夏基地) | 2018年11月 |
4 | 湖北中天绿建工业有限公司 | |
5 | 宏泰宝业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江夏基地) | |
6 | 武汉三木和森建设有限公司 | |
7 | 武汉市华江幸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 |
8 | 中甄住工建设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 2019年5月 |
9 | 湖北君道住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10 | 武汉龙信筑工建筑科技有限公司PC装配式基地 | |
11 | 武汉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
12 | 武汉旭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13 | 中铁十一局武汉管片厂 | |
14 | 武汉市市政工程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
15 | 新八鑫和智造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在建 |
共计15个 |
2、企业规模、产能、财务状况
随着近年来国家和湖北省对装配式建筑的推动,武汉市装配式建筑产业规模快速发展。新洲、江夏、黄陂、青山、东西湖等区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建设,PC构件产能从2017年底满足120万平方米的装配式建筑构件需求,提升至2020年将完成近600万平方米,2021需求量将达850万平方米。
截至2021年7月,武汉市装配式PC构件企业共15家,其中本地企业10家,占总数的67%,外地企业5家,占总数的33%,其中江苏省企业3家,占总数的20%,上海市、浙江省企业各1家,共占总数的13%。2017年至2020年,武汉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由2017年的13个增加到2020年的55个;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由99.24万m2增加到549.45万m2,占当年新建民用建筑面积的比例由2017年的4%增加到2020年的20%(如下图2-1、图2-2)
图2-1 2016~2020年武汉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开工面积比例
图2-2 2016~2020年武汉市装配式建筑数量统计
虽然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在近几年得到快速提高,但相比其他代表城市(上海、杭州、长沙等),目前装配式建筑体量仍不算大,致使武汉地区的预制构件出现产能部分过剩。
在信贷支持政策方面,目前武汉还没有出台向构件厂提供有关金融信贷支持的优惠政策。预制构件厂属于重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前期设备投资大,且与上游公司买卖原材料时需现金支付,导致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难,财务经营压力较大,甚至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经营。
在武汉市对装配式行业大力的支持下,武汉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家工厂的规模也得到了扩大,产能在逐年上升。但各家工厂的实际产能仍然比预期产能低不少,各家企业也达不到满产的要求。加上原材料的价格上涨, PC构件的市场价格在逐年的下降,致使部分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发展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
3、企业市场运营环境
武汉市出台的政策支持力度大,相比去年,构件需求量明显增大,但因市场需求量不够满足现有企业的产能,导致行业内竞争激烈,个别工厂面临生存边缘,进而导致构件价格持续走低,生产企业毛利率很不理想。加上受制于构件产品标准化程度低,产值达标或维持企业盈亏平衡需要投入非常多的资源,模台、堆场、人员等,并且生产效率及质量都会受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履约。
3.1 成本高
预制构件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运输费、营销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税费等。与现浇构件相比,预制构件增加了工厂生产和物流环节。其中,生产成本占比最高,生产成本分为直接生产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模具费等;间接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购置土地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厂房及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的分摊。
在PC构件成本中,直接生产成本占55%~65%,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材料费、人工费和模具费;间接生产成本占8%~12%,主要系各类资产折旧和费用摊销所致。
图3-1 PC构件的成本构成
1)原材料费用高。通过调研了解到,武汉本地原材料价格高于周边地区,个别材料价格约为周边地区的两倍。并且市场供货较少,原材料供应压力大,如黄沙。目前很多企业缺乏装配式设计经验,只是在传统建筑设计图上进行修改,装配式各环节认识不充分,使得在构件生产过程中设计图往往需要修改,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如果将工程问题解决在前期,可以有效规避后续设计变更,减少材料浪费。
2)运输成本高。运输费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设计标准化程度低导致的单车装载率较低;二是运输距离过远导致的单次运输成本较高,一般的经济运输距离为100~150km。运输距离与运输成本大致呈线性关系,运距越远,成本越高。构件厂所需的原材料如沙、石、水泥等一般由当地进货采购,虽然邻省材料价格相对较低,但由于运输成本高,限制了地材的供应范围。
目前PC构件成本虽然高于现浇构件,但成本改善空间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优化装配式设计可显著降低PC构件的直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二是规模化生产可有效降低PC构件的间接生产成本、直接生产成本和运输费。通过合理配置钢筋,选用标准化程度高的生产方式,并通过提高构件标准化,可显著降低直接生产成本(材料费、人工费和模具费)和运输费。①合理配置钢筋可节省原材料。桁架叠合板的物料组成中,混凝土、桁架钢筋和受力筋占比较大,为影响物料成本的主要因素。在不改变板厚的前提下,优化桁架钢筋和受力钢筋的含量是降成本的重点。合理选用受力钢筋的直径和配筋间距可适当降低含钢量。②长线法生产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桁架叠合板可采用长线法生产或流水台模生产。长线法台模只需在台模中间增加隔断模即可生产任意长度、宽度和高度在一定范围的叠合板,生产线人员采用人员流水配置,不同工种的工人在长台模上流水作业。而流水线台模尺寸固定,依靠边模固定PC构件,台模按照节拍时间在流水线的不同工位上流转,生产人员固定在一个工位或临近工位,需在节拍时间完成工作,因此流水线生产对构件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3)人工成本高。各生产环节工人的人工费,包括制作人工费、钢筋人工费、修补人工费、辅助人工费,还有企业的排产,人员培训等,都会影响到人工成本的增加。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经常出现异形构件,只能采用固定模台生产,不能实现流水作业;且PC构件的钢筋规格和间距不统一,连接部位都有外漏钢筋,无法采用机械代替人工实现批量生产,只能采用人工绑扎,降低了工人的有效工时,从而影响了生产线效率。因此,不少企业通过裁员来减轻人工成本。
4)模具利用率低。模具周转次数低,通常钢模具模板的厚度在6~10mm,理论上可以周转使用200次以上。但由于标准化设计程度低,未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行业内模具的重复使用率较低,一般行业平均在50次左右。目前整个行业的模具成本消耗较大,模具费用占PC构件成本的比例在12%左右。若实现规模化生产,模具周转次数从50次提高至200次时,模具费用可大幅降低。规模化生产可提高生产线使用效率,工人的有效工作时间增加,使得人工费的分摊也会降低。
3.2 前期设备投入大
PC构件的生产设备类型一般包括构件生产流水线、 模台、养护窑、搅拌站、桁车等自动化设备。通过实地调研访查,发现大部分构件厂生产设备投入超过5000万,一些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构件厂其生产设备投入甚至可达一亿。
3.3 资金周转困难
1)自身利益难以维护。PC构件厂作为下游企业,自身利益不好维护,上下游企业之间回款情况不够好。虽然上下游企业合作时会签订一些合约条款,但其签订非常被动,尤其是一些小型构件厂,没有很好的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2)现金流倒挂。构件厂的原材料支出皆为刚性支出,经常会导致现金流倒挂。虽然一些企业会考虑银行融资等手段来展示解决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但小型企业规模小,融资条件高。并且虽然项目多,但资金垫付压力也越来越大,其金融支持有待加强。一些大型构件厂多为大型建筑集团旗下子公司,自家项目有保障,其资金尚可以维持平衡。
4、企业技术革新、工厂运营管理
随着国家和湖北省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湖北省内的装配式建筑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构件厂的利润,诸多企业都逐步开展企业技术革新和工厂运营管理。在模具创新方面,目前多数企业仅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一定的改进或者升级,很少有单独投入资金做模具研发或者创新;在设备创新方面,目前一些走在前沿的企业都是依靠购买国外先进的机器进行自己设备的提升,然后在国外的机器上面进行适当性的改造,目前很少有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单独研发先进设备,研发费用的成本高昂也是众多企业不愿自主研发的原因之一;在工艺创新方面,除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有自己独立技术的工厂其它大多数工厂都是按照传统的工艺进行PC构件的生产;管理创新方面,一部分企业会使用目前市场上已存的管理软件,还有一部分企业在使用自己研发的管理软件进行排产,剩下少数企业则依靠人工来进行管理和排产。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4.1对叠合板的生产做出扩产或自动化改进升级。装配式建筑叠合板的工艺流程一般是清扫、喷油、画线、安装钢筋网、安装钢筋桁架、浇筑混凝土、振动、拉动、养护、吊装和运输。基于此种基础上,增加了浇筑到入窑之间的静停拉毛工位。改造前,该区域工位太少,混凝土浇筑完成一般需要2小时左右的静停时间才能拉毛,这个区域工位过少会导致模台运行堵塞,严重影响产能发挥。
4.2对模具进行改进。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过程中,一般模具的流转率并不是很理想,模具的报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另外,模具工艺对构件的生产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模具设计和布置方式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尝试新方法,提高磨具的流转率,改进构件的质量。
4.3对生产线进行改进。武汉地区本地企业不完全统计有10多条国产和进口预制构件流水线,进口流水线,例如美好置业装配公司引进了2条欧洲最先进的EBAWE全自动叠合板生产线,1条意大利进口施奈尔自动化钢筋加工生产线、1条国内顶级的异形构件生产线,2座世界领先的LIERHERR全封闭环保混凝土生产设备,全程使用行业领先的5D BIM企业级云平台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PC产品智能制造。
4.4配件国产化。在以前的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线所用的机械都采用德国进口机器,而且如需要维修坏掉的机械设备的时候,需从德国聘请专家来进行维修,聘请德国专家的费用从踏上离德的那一刻开始计费,这无疑增加了维修成本,除此之外,购买国外机械设备的税费和进口关税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购买国产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所有的机械,不仅支持了国家的企业,而且运程费用、专家维修费都比原购买德国的机械设备省了很大一笔开支。
4.5对养护窑的技术进行改进。养护窑是将混凝土构件放在养护窑中存放,经过静置、升温、恒温、降温等几个阶段使水泥构件凝固强度达到要求。养护窑的使用能够使已成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尽早获得脱模强度,以加速模板周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需要采取加速混凝土硬化的养护措施。目前市场中预制构件厂已对养护窑做出以下的技术改进:1)上料系统升级改造:节约人工,降低设备损坏风险、提高安全;2)养护窑限位报警系统:超过、超宽报警保护设备安全;3)搅拌系统升级改造:减少设备故障,改善工作环境;4)沉淀池废水、溢流水回收利用:节约用水降低成本。
4.6开发数字化软件对生产调度、验收、质量和运输进行管理。
1)工厂生产调度管理:自主开发设计生产调度软件(提前按订单需要和施工进度进行备发货,构件数据化可追溯、但未含构件、堆场可视化功能)。部分企业已经应用,部分正处于定制开发中。
2)全过程验收标准:驻厂监理对认可的检测单位固定,需将构件送达专业检测单位检测(距离较远),仍然以传统建造方式。
3)全过程质量验收,全过程质量验收的标准是:灌浆饱满度、有无钢筋、灌浆料质量。目前各企业正加紧进行课题研究制定完善相关质量验收标准。
5、企业发展判断与未来规划
随着国家政府地区对于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的出台,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各地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热度还在不断增加,同时湖北省装配式建筑近几年发展也很迅猛,今年武汉周边各市也陆续启动了多个装配式项目。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虽然目前行业内存在各种问题,但各企业对本地区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势头仍然看好。相信随着武汉市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管理规定,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环境越来越完善,各企业均表示对武汉装配式行业发展看好的同时,各家企业也在积极进行对未来的布局和规划。例如华江幸福则是着手开发适合武汉地区的预应力配套结构体系,将未来的重点放在突破钢混结构组合间的问题(节点连接、组合偏差等);武汉旭裕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进一步引进管理类、技术类人才,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君道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布局重点是ALC定制板的推广;远大住工则是想继续加强标准无人化,提高工厂的自动化程度等等。
三 目前存在的问题
1、建设项目装配率仍然较低。在装配式建筑推行应用中的集聚问题也日益凸显。目前在国家大力的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条件下,然而部分房地产企业对装配式建筑认可度仍然不高,装配式建筑产生了一些增量成本,在施工中生产组织效率有待提高等;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一些房地产企业对于装配式建造项目只是被动接受,有些甚至敷衍了事,在一个大的项目中只有个别几栋采用装配式建造,且装配率低于50%,导致生产工厂构件磨具的周转利用率普遍较低,进一步增加了预制工厂的磨具设计加工成本。从整体来看建设过程还是普遍沿用传统建造方式,做装配式建造的企业仅能承接部分工程,以第三方角色参与,仍然受到传统施工方式限制。
2、市场发展环境仍需优化。近年来,武汉市装配式预制构件厂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市场空间和市场需求不足、项目过程监管和产品验收机制不够完善、低价恶性竞争问题突出,其中,低价恶性竞争已成为行业内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致使市场竞争环境差,严重影响装配式建筑行业的良性的循环发展。
通过查询各省市2021年2月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价格信息可知:武汉装配式夹心保温剪力墙外墙板(含套筒9个)含税价3798元;苏州装配式夹心保温剪力墙外墙板含税价为4506.36元;上海装配式夹心保温剪力墙外墙板(含套筒7个)为4173.56元;青岛装配式夹心保温剪力墙外墙板含税价为4083元。对比可知在含套筒数相同或偏少的情况下,武汉的装配式夹心保温剪力墙外墙板的含税价比其他地区的价格要低许多。而根据2020年5月武汉市装配式建筑工程材料综合信息价查询可知,武汉装配式夹心保温剪力墙外墙板(含套筒9个)含税价为4165元,对比2021年2月的含税价,下降幅度为8.81%。
由此可见,从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武汉市构件厂商因恶意竞争而导致构件产品下降幅度较大。
3、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在建筑相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过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的单位和人员较少,特别是专业的装配式建筑的深化设计工程师;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育机制尚未健全,专业培训力度不足;熟练的产业工人严重匮乏,传统施工工人不能适应装配式建筑生产方式带来的吊装、灌浆、装配模板、拆装等新工种、新工作要求,成为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
4、行业、地方体系标准尚需完善。当前武汉市的地方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中,多为与现场施工建造阶段相关的技术标准。其中武汉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标准化图集方面的制定和推动使用上尚需不足,构件生产企业无法实现部品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导致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普遍较低,加上构件的生产流水节拍很难控制,严重制约其推广应用;另外,装配式建筑配套商务体系不够完善,需继续修订完善部品部件生产、预制构件生产企业与甲方签订的合同规范标准。其中特别突出的是标准化设计和模数化构件标准的制定与应用,严重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5、工厂数字化管理程度较低。①预制构件生产方面:由于预制构件生产相关表单的数量较多,容易出现错漏的情况。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预制构件生产报表统计的单据较多,人工进行数据采集、整理效率极低,且数据出错率高;同时,存在较多跨部门协同工作的情况,跨部门沟通难,时效性难以保障;各部门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各成一套,数据共享困难,归档数据无法系统性整理分析。亟需提高预制工厂生产的数字化管理水平。②堆场方面: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凭借现场管理人员经验对预制构件堆放方案进行人工规划,但经验堆放方案往往优化程度低,导致构件的堆放缺乏整体性,影响吊装效率; 同时目前还存在对预制构件的信息化管理不足、构件信息不全和信息不可追溯等问题,并且大部分企业对预制构件管理的系统是单个阶段的应用。没有形成从深化设计-排产-生产-堆放-运输-安装等全流程的构件信息管理。
四 建议与发展对策
2020年,住建部等国家部委连续出台《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重磅文件,吹响了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协同发展的冲锋号。为落实国家政策,湖北省武汉市今年不仅大幅提升装配式建筑规划面积,而且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设施。2019年8月29日,为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通知》精神,规范武汉地区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武汉市程序建设局组织编制并颁发了《武汉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规定装配率不低于50%。这些政策的颁布规范了武汉装配式建筑市场,但是政策的颁布还需要在实践中考验,如装配率计算细则的颁布,只有在项目中实际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完善。
4.1深入转变装配式思想。通过实地工厂调研,大部分PC构件厂以预制混凝土构件制造、销售为主。从PC构件厂的经营范围可以看出,PC构件厂是致力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且许多构件厂经理也希望通过提高PC构件的使用来提高某项建筑项目的装配率。但是PC构件厂是处于下游企业的位置,是服务于许多大型建筑甲方等上游企业的。因此许多PC构件厂的销售业绩也是受制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使用率。而纵观整个建筑行业,由于现浇式更为传统,许多甲方和业主还是更青睐于现浇混凝土建筑,甚至对装配式建筑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受大环境影响,许多上游企业恰恰不愿改变,而PC构件厂恰恰是受制于上游企业的。如果上游企业一些大型甲方、施工方等不改变传统思想,这种现状是很难改变的。虽然政府机构和装配式建筑协会多次颁布相关政策或者实行奖励政策等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但是如果要解决问题根源,还需整个建筑行业自身想转变,每个有话语权的建筑人和企业朝着装配式建筑方向迈进。大环境的改变,才更有利于一些小型或者下游企业更好生存。
4.2 进一步健全优惠政策体系。结合武汉市实际发展情况,继续研究制定出和出台新的全业态的优惠政策;其次,继续落实针对装配式项目的普惠性政策,引导开发商、建筑企业主动采用装配式建筑进行建造;第三,当期武汉市针对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的支持政策,在信贷支持和评奖评优方面有所缺失,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方面修订细化工作。为武汉装配式建筑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优质环境。
4.3 合理布局谋长远发展。许多小型企业之前为了生存下来,不得不选择低价竞争的方式。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PC构件厂家如果想保持长久生存以及为整个行业的利好,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改善这种现状:
(1)行业自律营造良性市场运营氛围。低价竞争的不良影响所有PC构件厂家也都知晓,合理的竞价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许多没有蛋糕吃的厂家通过低价投标来抢占市场,这种不利于市场长远发展的行为究到底还是需要各厂家都保持自律行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行业自律不是简单的口头约定或者一张保证书,这需要每位参与厂家从思想上就杜绝低价竞争,行为上更是约束自己,共同营造良性的市场氛围。
(2)专业人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装配式设计师PC构件的深化设计可以较大的促进行业的发展,可以减少构件生产、安装等问题。而从目前现状来看,PC构件的深化设计师并不是从事装配式设计的专业人才,许多项目是进行拆分设计,这大大阻碍了行业发展。因此构件设计方面应提高设计师的门槛,不断培养装配式设计师,促进设计标准化。其次,由于PC构件厂涉及到研发类、生产类、管理类等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一线创新型人才更符合企业发展,更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一线员工培训管理,分工序进行识图、工序操作技能培训,培养多面手。
4.4 正向引导,创造美好环境。武汉建筑业协会装配式建筑分会以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和加快武汉市建筑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提高建筑部品预制装配化为转型方式,以“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结构装修一体化、过程管理信息化”为发展方向,加强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和交流,反映企业的愿望和诉求,增强行业自律,着力建筑产业现代化,为促进武汉地区建筑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称为政府与PC构件厂家沟通的坚实桥梁。对于PC构件厂来说,装配式建筑分会可以组织各厂家集中参观学习先进企业的施工生产工艺,先进成果和实用经验可以共同讨论分享,正向引导各构件厂家。对于厂家诉求,装配式建筑分会可以整理分类总结向政府建言献策,共同参与政策制定。
4.5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制造业的核心是标准化和规模化,关键是人才。受国内建筑一味追求个性化的影响,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非常低下,模具的通用度基本没有,直接导致制造成本高居不下,生产效率徘徊不前,行业的浪费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培养从设计、模具、埋件、吊具等上下游产业链方面的人才,为加快和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政府在人才政策上进行适度倾斜。另外,企业应依据自身财力水平,成立技术中心,组建科研队伍,致力于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推广,掌握前沿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设计研发(技术中心)、生产(产业基地)、应用(项目施工)一体化发展,加快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4.6 加大行业影响力。每个企业要立足现在,把握未来。高品质企业是得水于建筑市场的通行证,企业的口碑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参与低价竞争,产高品质构件,每个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挥自身的相对优势,以此加大自己的行业影响力,让甲方主动与其合作。建筑终究是服务于人类的,小到一个施工构件,大到一栋栋建筑,企业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名牌。宣传力度的增加,让更多建筑企业和人民群众充分了解、认识装配式建筑的益处,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装配式建筑工作氛围,为推广装配式建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