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黑科技”打造工地“智慧脑”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5-11 09:54:40
走进武汉“四区两院”中规模最大的云景山医院,一个个形态各异、整齐排列的管道焊接工艺品映入眼帘,径直入内,进门通道左侧空地与建设现场交界处,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庞然大物”巍然挺立,那便是安装公司斥资1000余万打造的机电智慧预制工厂。
武汉云景山医院项目机电智慧预制工厂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U型全自动超级六线机和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智能焊接机器人等众多“黑科技”设备,实现了工厂生产与现场施工无缝连接,让工业化与数字化建造技术直接服务工程建设的蓝图成为现实。
速度!“6大功能”节约工期3个月
云景山医院项目加工厂配备了全自动管道套丝生产线、全自动管道压槽生产线、全自动风管生产线等6大功能,加工厂距离项目主体建筑仅20余米,可在施工现场预制管段、整体风机盘管组等机电安装所需物料和设备,实现速效兼取。
全自动管道套丝生产线采用PLC智能控制,自动上料、切割、套丝,机架整体可以自动升降,满足不同管径和套丝长度的加工,加工一根管道仅需30秒时间,全天可加工管道长度3000米至5000米,能将机电安装施工效率整体提升40%。
全自动管道压槽生产线两端沟槽深度由独立双光栅尺控制,选定需要加工的管径后,设备自动调取加工参数,操作简单便捷,还可实现自动上料、切割、开孔和压槽。全自动管道压槽生产线主要加工DN100至DN200的管道,加工一根管道所需时间大约为30秒,每天可加工管道逾1000根,相对传统人工操作而言,原材料加工效率提升800%。
全自动风管生产线可以自动完成风管的开卷、压筋、冲角、冲中心支撑孔、剪切、精确联合咬口、液压成形的全过程,主要用于加工共板法兰风管和角钢法兰风管。相较一般加工厂生产线生产“L”型风管,项目加工厂生产的风管主要为为“U”型和“口”型,确保实现一次成型,大大减小了后期拼接的工作量。仅需2名操作人员便可实现日加工15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风管。
除此之外,项目加工厂配备了智能焊接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各种形式焊缝焊接,有效提高焊接效率,提升焊接质量。针对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等连接的阀件、短管、弯头、法兰较多,不便现场安装的问题,项目加工厂利用BIM技术精确设计整体框架及模块,能100%还原施工场景,并采用预制加工技术,现场只需一次整体吊装到位,大幅减少现场施工流程。
据项目经理闫忠介绍,项目60%以上的机电安装所需材料,均可直接使用现场制成的预制成品,仅在机电施工方面,便可节约工期至少3个月。
磨砺!多年探索造就工地“最强大脑”
机电智慧预制工厂建在工地上,武汉云景山医院项目并非开创先河,更非一蹴而就,而是安装公司历经多年探索和实践的结果。
▲云景山医院项目机电智慧预制工厂内景
从武汉英特宜家项目,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再到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项目,伴随着一个个重点工程的高效率高质量建设落地,机电智慧预制工厂的作用不断得到验证,功能也在逐渐迭代和完善。
尤其在四川省重点工程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项目,安装公司建成投产西南地区首个工地机电智慧预制工厂,短短4个月内完成约20万平方米风管、9万米水管、3000多台空调设备的预制加工,在与时间的竞速中丝毫不落下风,铺就了项目完美履约的“康庄大道”,一时间惊艳行业内外。
▲华西天府医院项目机电智慧预制工厂内景
尽管有了“摸石过河”的经验,但安装公司始终坚持“架桥过河”的探索,继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项目后,又在多个项目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实践试错,总结出了预制组合管道施工、装配式机房施工、建筑机电工程数字化集成交付施工等一批先进技术,并以此为依托,开始谋划搭建专攻科技研发和生产的产研平台。
▲研产基地
在东莞,安装公司倾力打造的研产基地从无到有拔地而起,打响了产研平台布局的“第一枪”。基地配备了40余套设备用于机电工业化生产,加工的预制机房模块、预制组合立管、C型钢系列产品、预制半成品风管等产品,可直接对接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
在佛山,安装公司又斥资搭建华南数字化加工厂,开发出C型钢生产线(21和41两种型号)、圆形和椭圆形风管生产线和管道预制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C型钢支架、抗震支架、圆形和椭圆形风管,与研产基地互成犄角之势,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北京研发中心揭牌
去年年底,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大科技创新推进力度,安装公司在北京揭牌成立了国内首个机电综合研发中心——北京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新基建、5G、大数据、AI机器人、自动化装配等行业前沿科技和高端机电核心技术的研究,并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学术单位建立技术交流机制,同时与建研院合作建立室内气流组织可视化测试与仿真系统实验室、5G智慧调试运维平台、水质金相实验室等,均通过了国家级认证。
依托一座座凝结心血与智慧的产研平台,机电智慧预制工厂搭载的核心科技日臻完善、愈发丰富,机电智慧预制工厂建设更是遍地开花,成为了许多项目快速履约当之无愧的“智慧脑”,其中最集大成者便是武汉云景山医院项目机电智慧预制工厂,堪称“最强大脑”。
双赢!“产业工人制度”惠及千万工友
相比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建筑从业者每天要和钢筋混凝土砂石以及各种仪器机械设备打交道,工作环境是许多年轻人止步门外的原因之一。而建筑行业的用工特色是以建筑工人为主体,从当前情况来看,建筑工人整体年龄偏大,青黄不接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通过研产基地和搭建机电智慧预制工厂,可以将大部分原需在工地现场完成的工作可以转移到室内完成,许多工人通过培训,发展为产业工人,不仅能有效改善工作环境,更能掌握一技之长。在这种“产业工人制度”的冲击下,工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认知开始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更多的青年劳动力开始愿意投身其中,行业用工现状得到了改善,大量的工人涌入和大量的技术人才输出,也推动了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武汉云景山医院项目,机电智慧预制工厂既是产品加工地,更是技术工人的工艺培训基地。进厂6米的通道内设置工艺展板和实体工艺样品,展板内容涵盖了厂内所有生产线和机器设备的详细资料,可供职工和工友进行学习和观摩。厂区右侧设置培训基地,设立一间机电安装工艺展示箱房,可进行产业工人的施工工艺交底和培训。
▲培训基地
产业工人进厂前,一律进行岗前技术培训,严格实行合格上岗制度,确保工人在熟练掌握生产线的操作技能后,再上手进行实践操作。“加工厂内都是大型机器设备,危险性较大,一定要确保绝对安全,才能让工人们上手。”项目机电智慧预制工厂负责人陈建表示,项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强调安全底线不容触碰,所有工人一律集中组织安全交底,并通过安全检查后方可上手,上手后如有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一律取消产业工人资格,不予发展。
项目还推行“传帮带”机制,定期组织已上手工人开展经验交流,将技术传授普及给其他工人,形成“裂变式”传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机电智慧预制工厂的复制推广和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
时至今日,建立机电智慧预制工厂,发展装配式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已然成为机电安装行业的共识。在许多发达国家,机电智慧预制工厂已实现了全覆盖,在施工现场基本没有制作加工,90%以上的工作量均在机电智慧预制工厂内完成。在国内,预制技术也已经基本趋于成熟,以武汉云景山医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均搭建了机电智慧预制工厂,机电安装行业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加速奔跑。